409.旅途记事九十六:胜负的格局,天平的两端

    409.旅途记事九十六:胜负的格局,天平的两端 (第2/3页)

来讲,虽然李安的起步只是个蓉城音乐学院的本科生,但是对方一直都是在求新求变的路上,遇到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都不放过。

    她还记得两人刚熟练起来的时候,对方就总问自己一些音乐性的问题,后来秦勇来了,李安又隔三岔五地请秦勇吃饭抽烟聊音乐,准备新曲子的时候先往魏老师家跑,结实了吴复生老汤几人之后更是有了讨论交流的对象,最后和方指挥搭上话,可谓是逮着羊毛恨不得撸秃皮。

    所以想想李安虽然没有出国学习,但是一直都是在和外界保留着交流。

    而没有交流的条件时,对方也是利用一切时间在练琴。

    这样的人,想不进步都难啊。

    再回头看看自己,这几年来除了备战比赛这半年看似非常努力,可剩下的时间里自己都干了些什么呢。

    自己有为长笛这件事做出更多的努力吗?

    就连离家出走这件事都是为了不公考而不是抗议老陈严禁她出国,如果当初她因为不能出国而离家出走,是不是老陈最后也就妥协了。

    一个又一个问题接踵而至,陈璇陷入了对自我的反思。

    陈璇从来都是一个绝对主观的人,她会客观的看待身边,也会客观的看待自己。

    “师姐。”叶欣怡再次轻声喊道。

    陈璇回过神,眼见就到小叶出场了,“准备准备吧。”

    话间二女起身,叶欣怡长出一口气,“还有点小紧张咧。”

    陈璇:“用某位师哥的话说,适当的紧张有助于登台,再检查一下乐器。”

    叶欣怡嘿嘿一笑,将手机递出,“麻烦咯。”

    陈璇接过,“放心,我不看你的手机。”

    叶欣怡:“哈哈,随便看,密码是普朗克的第一乐章。”

    陈璇失笑,心说小叶和李安肯定能聊到一起,正常人谁会这么设密码。

    哎,也难怪这两个家伙厉害。

    “哗——————”

    休息室、前场同时响起,陈璇送叶欣怡走到后台入口,看着眼前满眼精光的小师妹,哪有些紧张的模样,全是兴奋还差不多。

    大概是受了某人的影响,陈璇抬手在叶欣怡的肩膀上轻轻拍了拍,换作从前她可做不出这么老派的动作。

    “加油师妹。”陈璇认真道。

    叶欣怡用力点点头:“放心吧师姐。”

    待到主持人介绍完小叶的个人信息,工作人员将入场大门拉开,叶欣怡两口深呼吸,接着迈进现场。

    望着小叶的背影,陈璇心里再次默默心里祝福:加油小叶,师姐也就只能送你到这了。

    小叶是今晚最后一名登场选手,也就是距离公布晋级决赛名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对于一会儿即将公布的结果,陈璇并不是没有过片刻幻想。

    但是在想通一些问题之后,她更加清醒认识到,自己比起小叶,比起李安,比起眼前这些选手来说缺少的是什么。

    即使她侥幸进入决赛,也并不代表她比没有进入的选手强,

    同样的,即使她止步于此,她也不会认为自己比进入决赛的选手要差。

    未来她依然会坚持本我地去演奏长笛,但她也要开始充电啦。

    与其自己占据一个决赛名额,不如让更多的年轻选手去在决赛中发挥自我,突破自我,找到自我更加有意义。

    或许自己停在这里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送上祝福的目光,陈璇转身朝着选手下场一方的后场走去,步履亦如上台般时轻盈。

    -

    终于迎来了华国方面呼声最高的选手登场,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预备役演奏家,看看叶欣怡的选手简介便可一目了然。

    4岁半开始学习钢琴,多次获得儿童组比赛金奖,后跟随华国音乐学院马明老师学习钢琴,曾担任母校合唱团和少年宫合唱团钢琴伴奏。

    10岁师从肖红霞教授学习长笛,12岁以满分成绩考入华国音乐学院附中长笛专业。

    首届北德长笛大赛选拔赛荣获专业初中组一等奖,同年参加慕尼黑艺术节歌剧指挥凯西.多西尼指挥的儿童歌剧《魔笛》在燕京音乐厅演出。

    2017年考入华国音乐学院少年交响乐团,担任首席,在校期间曾接受多名国内外长笛大师的亲授指导,如詹姆斯.高威、以马利.帕胡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