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蓉城九月故事【下】

    25.蓉城九月故事【下】 (第2/3页)

生都超额完成了任务。

    “大家最近辛苦了,这杯敬大家。”

    招生结束的聚餐上,李安以茶代酒敬众人。

    随后第一周的课程结束过后,刘振单独找李安谈了一次话。

    第一节素养课作为公开课,学校邀请了一部分家长前来听课。

    而在家长的反馈中,针对管乐素养社团,家长们提出来不少意见,总结下来主要围绕两点,一,课堂纪律不够严谨,二,零基础的新生和有经验的老生放在一起如何进行教学。

    关于这两点问题,李安并没有多做解释。

    前者是普遍现象,不仅仅是只有他们管乐社团存在纪律问题。

    后者他也不想再把招生家长会上的发言拿出来再说一遍,他知道刘振找他谈话的本意不是为了反馈收集上来的家长意见。

    刘振是要提醒他,课程正式开始了。

    “李老师,很多人都在看着管乐社团。”

    李安明白自己身上背负着什么,今年所有的新开社团,只有他们管乐社团没有参与竞标。

    鉴于家长们的反馈意见,李安利用周末又集结老师们开了个会。

    有问题大家一起探讨,可能你的课堂问题也是我的课堂问题,可能你的解决方案对我也有所帮助。

    教案是死的,课堂是活的,老师们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及时作出调整。

    大家集思广益,根据第一节课上完的实际反馈,就如何更好的在十一后开启后续课程进行了集中讨论。

    总体来说书人的课已经顺利开始,乐器卖的多少也已经板上定钉,往后就是大家团结一致摸索上向前走。

    而李安的另一挡子事却始终没有进展,他没有低估找房子的难度,也已经做好了踏破铁鞋的决心。

    可摆在他面前的现实是尽管范围缩小了,但好位置的价格依旧离谱,价格合适的位置周边依旧一言难尽。

    秦勇帮忙联系了两家现成带证带租转让的地方,其中有一家他真看上了,地方在广源和市南的交界,属于蓉城老区的繁华地带,社区成熟自是不用多说,周边配套齐全,大面积中高端小区覆盖,中小学加起来共七所,三条街五家同行。

    期间李安来自己来了两次,和陈璇来了一次,和老季来了一次,和魏芳媛两口子贾明玉三人来了一次。

    大家对这个地方的评价都很不错,优缺点都说了说各自的想法。

    李安也觉得不错,门面气派,上下层220平,位置虽然不是街面上最好的,但开学校够用了。

    其实秦勇给他说这里的房租时,他就没寻思租这儿,一个月房租三万三,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但他还是想来看看,就当是做个参考。

    结果来了看完之后,整个人就沦陷了,这地方太好了,三万三真是一点都不贵。

    就有种从开发商的样板间出来的感觉,认定就是这了,咬咬牙都是这了。

    可李安还是冷静的,在听取完多方意见后,最后他决定还是听取了老季的意见,放弃。

    如果这儿的房租给到他两万五,他说不定还会考虑一下。

    “哥,要我说这一点都不好。”

    “涛哥说。”

    “就一点,离梅庄书人太远。”

    “说不定我以后房子买在这附近呢。”

    “我不是这个意思,咱们两个钢琴班现在一共有四十五个钢琴学生,招生家长会那天你也看到了,好多家长都是冲着你给孩子报的钢琴。”

    “你别忘了书人是私立,你知道这些孩子家都住哪?”

    “我还真问了几个,都在梅庄附近,哥,你别不服,有些事我还是比你清楚的,这块住的有钱人不少,但是这边的有钱人要是想送孩子去私利,一定不会往书人送,我们老城区的人其实不认书人,我们更认外国语和西川,当然,也不是绝对,但是大部分把孩子送到书人的家庭,多数都不主住在在一片。”

    “说的好啊,来,喝完这杯走人。”

    “嗐,我就随便一说,哥你参考一下就行,干了干了。”

    海涛分析的没错,这也是李安最后和老季商讨出的结论。

    因为四号钢琴教室的第一批潜在学员,就在书人的两个钢琴素养班里。

    同样的,李安让梁玉丹她们随便从班里拉学生,那他自己是不是也得给自己拉点学生?

    只要书人一天在他手里,那么整个书人都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