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

    第二十三章 小事引起的巨浪 (第2/3页)

的《师说》一文,大受感慨,写了一篇感言,给窦禹钧奉为佳作,在开封广为流传。

    今日又写了一篇《藏书》,文中将自己爱书喜书的情感,及藏书的好处逐一写下,让窦禹钧这個时代的藏书家,大有知己之感。

    正午时分,    窦禹钧意犹未尽地结束了今天的课程。

    窦禹钧这一离去。

    学堂里顿时热闹了起来。

    一个个擦拳磨掌,都在讨论着一件事,春亭雅会。

    所谓的雅会,事情其实一点都不风雅。

    是两拨人的约战,不过因为是文人间的文斗,两拨人给自己脸上贴金,就冠上了雅会之名。

    张齐贤首先起身向屋外走去。

    立刻有人叫道:“师亮,事关我义塾之荣辱,你不去吗?”

    张齐贤顿住了脚步,觉得此事不去不好,说道:“诸位先行,在下饥饿难耐,待我吃了便去。”

    关于这个雅会,张齐贤自是听说过的。

    事情源于今年三月三上巳节。

    这春暖花开之际,年轻男女外出踏青,曲水流觞,不是情人节却有情人节的意味。

    他们义塾的学生与城北青竹书院的学生在蔡河边撞上了,还遇到了开封第二才女冯雁玲。

    冯雁玲是长乐老冯道的孙女,父亲是职方员外郎冯吉。

    谷譜

    这冯雁玲原本是公认的开封第一才女,但是随着周娥皇的入京,冯雁玲自然担不起这个第一之名,只能退居第二了。

    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第一的周娥皇已经名花有主,还是惹不起的人物,这个第二自然最为抢手。

    两拨人围着冯雁玲便比试起了文采。

    当时义塾这边有毕士安在,自然稳胜了青竹书院一筹。

    青竹书院自然不服气,因为他们学院里的才子回乡探亲,不在此间。

    两拨人约好择日再战。

    这才有了今日的春亭雅会。

    不过张齐贤心底清楚,表面上是为了学院荣光,十有八九是冲着冯雁玲去的。

    真正较真的唯有毕士安一人。

    他深受窦禹钧大恩,自然想要维护义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