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状元、探花

    第一百六十七章 状元、探花 (第2/3页)

吐蕃内乱之机,率众驱逐沙州的吐蕃镇将,遣使向唐廷告捷……」

    温仲舒细听片刻,想起昨日罗幼度还特地召见自己,让自己在沙州收集张议潮的真实事迹,以填补史料空缺,为其立传,感慨地说了一句:「陛下真乃千古圣君。」

    吕蒙正也知温仲舒指的是什么,关于废除归义军之事,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在此事之前,吕蒙正还真不知道张议潮的具体事迹,直到罗幼度为归义军正名,方才知道在唐末如此恶劣的环境下,沙州敦煌居然出了一个如此了得的英雄人物。以一己之力,在无朝廷的帮助下,收复瓜、伊、西、甘、

    肃、兰、鄯、河、岷、廓等十州之地,携十一州地图户籍入朝,六郡山河,宛然而归。

    「不孝之人乃张承奉,乃曹延禄,非归义军,更非张议潮。张议潮生于沦陷,却心系家国天下,面对践踏国土的凶悍强敌,傲然的亮剑,光复河西十一州,乃盖世之英雄。朕夙来敬重英雄,断然不可埋没。」

    罗幼度身为皇帝,能为前朝的英雄好汉正名,自然不会亏待今朝的功臣。

    温仲舒看着对自己推心置腹的同窗好友,说道:「圣功兄,听弟一句劝,你我生于今世,是最大的幸事,亦是最大的不幸。进能成青史伟业,退则籍籍无名,聊此余生。」他们没有赶上从龙时期,是不幸,但碰上了大虞朝廷锐意进取的巅峰时刻,可以很好地一展所长,是大幸。

    温仲舒考上了探花,为宰相薛居正榜下捉婿,也有一定的人脉,清楚自己这个机会原本是属于吕蒙正的,是他不愿意与母亲分开,也不愿意母亲去河西受苦,放弃了这个机会。

    吕蒙正晒然一笑,洒脱之极,道:「秉阳兄放心,各人有各人缘法,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温仲舒也知吕蒙正家里情况:在幼年时吕父与嫡妻刘氏不和,把刘氏及吕蒙正一并赶出,母子两人在寺庙后的山洞里生活长大,母子相依为命,感情深厚。

    易地而处,温仲舒也不知自己会如何抉择,但可以肯定,做不到对方这样豁达。

    吕蒙正笑道:「为兄此言可不是安慰,秉阳可知新学?」

    温仲舒道:「是望之先生那所谓的新学?」吕蒙正道:「然也!」

    温仲舒皱眉说道:「弟以为以偏概全,舍本逐末。舍弃圣人经典,以求术数物理,难登大雅之堂。」

    窦俨经过一年多的沉淀,已经正式提出新学,并且在中原大地引发了一场思想动荡。本来因为唐末动荡,藩镇武夫祸乱天下,代表士林的五姓等世家公卿给屠戮殆尽,诸多文化思想有了各自的发展,无法形成统一。很多学派言论彼此明争暗斗,各自不服。历史上这种情况从宋初一直到南宋,程朱理学的完善方才结束。

    结果窦俨直接出来宣传新学一副开宗立派的架势,一连套的王炸下来,大有问鼎盟主之势,在座的诸位都是乐色垃圾,自然引发众怒风波。

    支持有之,声讨有之,更有甚者对之破口大骂,说他有辱圣人之学。

    温仲舒显然就是其中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