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 孱弱

    第二百九十三章 孱弱 (第1/3页)

    秦朗看着眼前的青铜礼器脑子有点晕晕,鲁国时期传下的东西,这都多少年啦?要是放在后世可都是一等一的国宝啊。

    比起孔家另外送来的十万两白银、十万石粮米和五千匹白棉布珍贵的太多了。

    不过在眼下时代,这些个‘破铜烂铁’加一块也没一千石大米有用。

    秦朗好半响才收回了自己的目光,接着拿起孔胤植的亲笔所书,看过后嘴角上全是嘲讽。

    什么之乎者也的一大堆,礼礼礼的一大堆, 孔胤植真是个不要脸的人,把秦朗的齐国公与春秋战国时候的鲁国公等肩而列,还说自家献来的礼器是春秋大夫一级的,本是不配摆在秦朗面前的,但想这些东西好歹也是春秋士气流传下的礼器,意义颇有特殊,就也厚着脸皮送来了, 只为表达孔家的心意。

    接着就是对鞑清破坏秦家祖坟表示的谴责。

    真厚颜无耻之极。

    “国公,孔家一出手就是十万石粮食,那可真不是一般的富裕啊。”

    周群很感叹的说。

    这十万石粮食可比十万两白银更珍贵许多。

    就齐鲁现如今的情况,你是有银子都买不到粮食的。而秦朗大军一边攻城掠地的同时,另一边还要赈济抚慰难民百姓。

    光是这沿着运河的西部战场,预计的粮食耗费就不会下百万石。

    那么多的百姓要赈济要安置,要领着他们重建家园,老百姓缺衣少食的,你还能看着他们饿死不成?

    是,秦朗是可以让百姓自我恢复生气,只要税收不苛刻,百姓们就跟地上的野草一样,很快就会焕发出勃勃生机。

    历朝历代开国之初都是轻徭薄赋,让百姓民间恢复生计,恢复此前战争中耗费的生气,那都是同一个道理。

    可现在秦朗不准备放任百姓自我恢复了,他想给小草们多洒点水多施点肥。

    把他们从头到尾的都管理起来约束起来, 如此就能更轻松的收拢人心, 最大程度的收拢人心,同时也把秦朗的影响力真真切切的在运河沿岸扎下根去。

    但如此做就也意味着巨大的粮秣耗费。

    从开战前到现如今, 已经有源源不断的粮食从海州送到邳州,然后再走运河送到鲁桥镇了。

    这也就是秦朗有这个财力有这个物力有这个资本。

    所以从开战之前,银子就已经哗哗的流出去了。

    大军收复济宁时当然缴获了不少钱财,但最为重要的粮食却被阿巴泰使人一把火烧个大半。

    现在秦朗大军都已经把临清给拿下了,也已经把榆林军约束住了,一船船的粮食不停的送到,却始终感觉不到无底洞啥时候可以装满了,周群作为后勤的负责人那是相当有压力的。

    哪怕这个决策是秦朗拍板定下的,就算最终出了差错,周群也不用负什么责任,他只要把自己的职责做好就行。但是作为秦朗军事集团的一员,周群他从心底里想着秦朗集团的发展,念着秦朗集团的发展。

    这就是上下同心,上下同欲。

    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军事政治集团崛起时候,都是如此。

    周群现在看着到手的十万石粮食和十万两白银,就隐隐有种回本了一点的感觉。

    就跟济宁一战候在城中收获了大量金银时的感觉差不多。

    这大战一起,后勤转运就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从后方辛辛苦苦的运粮是万比不了直接于前线的缴获。孙武说过么, 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周群现如今看孔家的献粮,就有种食敌一钟的满足感。

    继而内心中更升起了一股不可抑制的贪婪。

    这要是真如秦朗所想的那样把孔家给打掉,又该有多么巨大的收获啊?

    遐想一样那个场景,遐想一样千年世家孔氏一族的富有,周群人都要忍不住流口水了。

    但要打掉孔家到底不是立马就能做的事情,不把清军扫除干净了,秦朗可腾不出手来对付曲阜的孔家。就先叫孔胤植享受最后一段富足的时光吧。

    随着朱以海、李长祥等人的被俘,随着朱以海军一万多人的整顿结束,宁阳的勒克德浑军终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