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一章 只剩青州了

    第三百零一章 只剩青州了 (第2/3页)

这一点。你可以说他贪生怕死,但你绝对不能说他没有眼光。

    感觉到厉害的李率泰,紧忙分兵一部分赶到了济阳驻守,凿沉舟船,排布暗桩,堵塞河道,是无所不用其极。

    现在李率泰人还在济阳呢。

    领着几千残兵败将,所在济阳只等着挨打。

    阿巴泰之所以不对夏全兴大动干戈,那未尝没有急着去救济阳的缘故。

    可惜王英东带领的万多滋阳军也不是吃干饭的。

    济阳城下人喊马嘶,炮火连天。

    一支从商河方向赶来增援的清军步骑兵在大炮轰击下支持不住,五千余兵抱头逃窜,向着远处溃散去。

    身后两支千人数量的滋阳军,举着大刀长矛,气势盎然的奋力追击着败兵。

    滋阳军不是秦朗练出的大军,不会一直这么追下去的,所以就也无须节省体力,大踏步的奋力向前,抓着落到后头的败兵了就一刀砍杀上去。

    李率泰闭上了眼睛,这支部队完了,去庆幸秦朗手中无铁骑吧,否则这些人非全军覆没不可。

    不过现在可不是他为城外那些败兵们的命运担心的时候了,李率泰更应该为自己的小命以及麾下这三四千人马的前途生死。

    王英东除去追击的两队人马外,大部队还依旧严整地立在城外,他们的炮队则正在将火炮拉回到之前城下的位置。

    济阳城内根本就没火炮,王英东军之所以到现在也没能把济阳拿下,不过是戒惧城内的火箭而已。那玩意儿铺天盖地的射过来,谁挡得住?

    但今天王英东得到了一信报,那就是城内清军的火箭已经近乎告竭,最多只剩下百八十发。

    所以王英东这才敢真正的把炮队拉近了抵近射击了。

    李率泰在城头上看的清清楚楚,可偏偏他现在连出城一战的勇气都没有,只能困守在这座小县城里不知如何是好。

    “二哥,秦贼兵马已分出部分去追巴颜了,咱们是不是速速从东门撤退啊?”说话的是李率泰的三弟刚阿泰。

    这是一个绝对满人的名字,可惜他的身体里并没有流淌着鞑子的鲜血,只是被老大李延庚的死给吓坏了,自己长大后就改了个鞑子的名字。

    老五巴颜才是李永芳跟阿巴泰闺女的亲儿子,所以年纪轻轻的巴颜十五岁就做了三等昂邦章京(子爵)二十四岁的时候就成为了汉军正蓝旗的固山额真。

    刚阿泰见附近除了李率泰的几个亲兵外再无他人,立刻小心地建议道。

    李率泰的眼皮跳了跳,没说什么,但看得出来的他的内心在做着激烈的挣扎。阿巴泰这个名义上的外祖父已经几次派兵增援济阳了,带兵的还是巴颜这个同父异母的亲兄弟。

    他们兄弟之间可没有啥龌龊,因为几个人之间根本就不存在冲突。

    巴颜身体里流的有爱新觉罗家的血,李永芳的爵位铁定就是他的,二十四岁的汉军旗固山额真是什么概念啊?想想,只要脑子没进水就都能明白。

    所以巴颜一点都不会希望李率泰和刚阿泰俩兄长去死的,他们活着就是他最好的羽翼和帮衬,巴颜领兵来救真的很卖力很全力以赴的。

    可惜,就是没能成功。

    “二哥,走吧。咱们已经在这儿顶了十日还多,若齐东等地还没做好防备,那就活该谭泰要死在齐地。”

    济阳这儿的布置很匆忙,除了堵塞了河道之外,李率泰这几千号人几乎没什么用。甚至要不是刚阿泰领着几百八旗兵跑了过来,给李率泰压住了场子,济阳的这几千绿旗早就一哄而散了呢。

    可是阿巴泰派刚阿泰来支援李率泰,那也不是要刚阿泰死的啊。更没想要李率泰一起去死。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么。

    打败仗怕什么?本来济南府就没多少八旗兵,都是投降的明军、顺军,绿旗兵死就死了么。

    败得再凄惨又如何?

    不看阿济格长江一战大败而输,但现在人家不也东山再起了么?

    即便紧接着就又在齐鲁打了大败仗,可这败仗的责任更多在阿巴泰,而不是阿济格。后者依旧能安然无事。

    保不准再立下点功劳,这英亲王的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