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全天下都乱成了一锅粥

    第三百零五章 全天下都乱成了一锅粥 (第2/3页)

是他们一年中最为难熬的季节。

    京城刚下了一场小雨,多尔衮赤着头,精净的脑门在宫灯的映衬下亮亮发光,身上只着一袭清凉顺滑的蓝缎单衣,一条盘龙扣带紧束腰间,显得精神焕发。

    齐鲁败讯连连传来,搞得多尔衮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兴奋过了,还是淮西和他老弟给力,前者拿下了怀远,斩杀明军总兵官翁之琪以下五千余人,现如今清军的兵锋已经再次杀到凤阳了;而多铎呢,一边打退了张献忠的兵锋,另一边则大军再次兵临洪都城下。

    当然了,襄樊的清军再次杀到赣西深处,多尔衮实际上也没有太多想法的。

    吴汝玠带领的水师还远没有到卷土重来的时候,明军以黄蜚为将,带领水师就屯驻在马当镇,鄱阳湖那是明军的地盘,明军水师频频袭击清军的后路和粮道,如果赣西的兵马能轻轻松松的那些洪都城来,倒也罢了,但这显然不可能。

    马进忠并非是易于之辈。

    所以洪都之战必然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那需要海量的后勤物资和畅通的运输线路,这都是赣西清军所无法做到的。

    所以清军在赣西的动作,那是标准的小打小闹,都还没有多铎击退张献忠兵马来的意义重大。

    但是,在淮西,清军逼近凤阳,在赣西,清军逼近洪都,乍然一看还是挺唬人的。

    尤其是在李自成于湘南的优势越来越大的情况下。

    本来因为奢安之乱和沙普之乱,明廷在云贵两省的统治秩序就已经岌岌可危,结合张献忠的入川之行,明廷于西南三省的统治就彻底的分崩离析了。

    在这种情况下,桂西都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湘南局势危机,明廷要调动桂西的土兵前往湘南支援,都久久无功。

    那几乎都可以预料,如果李自成成功的从湘南的南端杀入桂西了,恐怕很短时间内就能卷起一阵狂风巨浪。

    而且从桂西往粤东打,似乎也一样没什么阻碍。

    明军在岭南之地的兵力早就成为字面上的数字,半分真实都没有了。

    所以现在金陵的崇祯皇帝,绝对的是焦头烂额一片。

    明明是在看着鞑清的好戏呢,怎么一转眼就变成吃自己的瓜啦?

    虽然心中的那点阴暗勾当并没能在齐鲁达成,还把朱以海折了进去,但崇祯帝敢保证,朱以海本身肯定是不会有生命危险的。

    而至于一万多滋阳军,这在崇祯帝心中的份量也就那样。

    不是他的嫡系部队,崇祯帝就不会有什么心疼。

    现在齐鲁之战都要快打两个月了,清军败局已定,但无疑齐鲁的战事会像一巨大的吸铁石,狠狠的将鞑清的满汉蒙兵马吸引过去。

    崇祯帝也不是白痴,金陵朝堂上的文武百官也不是白给,很快就确定了赣西的攻势最没威胁,可淮西清军的攻势却就难说了。

    这还要看淮西局势后续的发展如何。

    但甭管怎么说,在安庆、庐州休养生息了好一阵子的高杰部,是必须入场了。

    崇祯帝在调动金陵的京营去增援凤阳和调动高杰的人马去增援凤阳,两种办法中,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但是,金陵君臣处理外淮西与赣西的紧急军情后,看着高斗枢、何腾蛟的奏折却就一筹莫展了。

    李自成的威胁才是真要命啊。

    湘南告急,桂西告急,粤东也可能告急……

    那桂西之地于金陵只是一鸡肋,然粤东却不一样了。年年还是能向金陵送上不少钱粮的。

    但是要崇祯帝现在就撒出去宝贵的金陵京营去抵挡李自成,这不就又是走从前的老路了么?

    “陛下,臣有一计可解此难。”沉寂了许久的沈廷扬出现在了崇祯帝面前。

    “沈卿只管说来。”

    崇祯帝对沈廷扬是很有意见的,别看他一度把沈廷扬当恩人,但很快就又抛开了。只因为沈廷扬把自己的堂弟和儿子都打包送去了秦朗那里,这在崇祯帝眼中可就是背叛了。

    既然你沈廷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