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荷兰和英国,拿哪个当老师?

    第三百四十四章 荷兰和英国,拿哪个当老师? (第1/3页)

    华夏与西方各国的情况态势是都有不同的。

    对比西方各国纷争战乱和各自狭小的领土面积,早已形成了大统一概念的华夏,无论是战略战术角度还是经济发展前途,那双边都有巨大的不同。

    所以,约翰牛、高卢鸡、大板鸭这些西方强国的海军建设路线就真的适合于中国吗?

    要知道,这个时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那都不可能劳师动众的出动大规模主力舰队去万里远征的。

    非洲的好望角和南美的麦哲伦海峡、德雷克海峡,全都是风高浪急,海情多变的危险之地。

    相对主战风帆战舰来体型小很多的风帆商船经过彼处时都要小心翼翼呢,何况是大规模的远征舰队?那可不是西班牙的珍宝船队能比的。

    西班牙珍宝船队所用船只也就是西班牙大帆船,即是盖伦船,在如今这个时代,可是只有五百吨左右的体量,比起上千吨排水量的风帆战列舰差远了。

    1588年后西班牙无敌舰队重建,以及西班牙北部日益严重的造船危机使得大帆船的尺寸普遍变小,500吨左右,作为一种常见的尺寸一直持续到了17世纪中叶大帆船时代结束。尺寸的变化也导致新大陆往西班牙资金输入方式的变化,z越来越倾向于使用经过武装的大帆船而不是普通的商船来负责资金的运送,这样的安排更加有利于统治者对来自美洲的贵重商品的控制。

    两边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

    珍宝船队的盖伦船跟普通的武装商船也没什么大的差距。

    这点上你还可以去看荷兰人在南洋的海上军事实力,细细品味一下就能琢磨出来了。

    海上马车夫现如今可是西方世界一等一的海上强国,但即便如此他们在南洋的风帆战舰也极其的有限,更多海上力量还是武装商船。

    可是东天竺公司的香料贸易绝对是荷兰人不可能放弃的一大利益,那为什么会如此呢?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荷兰人在欧洲的强大军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