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调兵勤王

    第三百六十二章 调兵勤王 (第2/3页)

齐鲁之战的定策也是多尔衮拍板的呢。

    阿巴泰同样也是多尔衮用的人。

    所以,代善老了是真老了,可千万别以为边上一脸本分的舒尔哈齐是真本分人。

    在豪格、阿济格、阿巴泰等多人离开京城的情况下,济尔哈朗就代表着对多尔衮最直接的制衡力量,只不过济尔哈朗脑子聪明,从来不去做什么出头的鸟!

    “情况就是这样。穆泰在山海关见过秦朗的大纛,阿克墩在卢龙也见过秦朗的大纛,还有遵化、蓟州也先后出现过秦朗的纛旗……”多尔衮说着话,目光盯了一眼宋权他们,这真的是非战之罪。除非是神仙,否则他亲爹复生也难守住京东之地。

    但是不罚也不成。

    秦朗的大军已经进入了蓟州,距离通州、距离京城都只剩一步之遥了。

    自己还想集结大军与秦朗做正面对决呢,谁知道眼睛一眨,老家都要被人家给抄了。

    多尔衮可不是无能之辈。

    脑袋一转就明白来秦朗的大军为什么会暂时停留在蓟州不动了。

    那可不是走不动了,而纯粹是在等着自己发出急令,调遣各地兵马回援京师呢。

    但这谈何容易?

    各路大军的作战部署本就已经敲定了许久,也准备了许久。配置的民夫、粮秣、军需也全都在战前送到了前线。

    现在大军勐地被调动回援,那一切准备不全都白瞎了吗?

    不说秦朗大军的趁机反扑了,光是各地聚集的粮秣军需物资,那都是鞑清不能承受的痛!

    十几二十万战兵要配属海量的民夫民壮和牛马牲畜,每天光是人吃马嚼就要过万担。

    前后几个月时间的准备储备,可以说多尔衮是掏出家底的来与秦朗大战的。

    这要是打不成,就鞑清现如今的军粮储备情况,都很难说清军日后还能不能发起第二次如此大规模的会战了。

    可不管怎么说,多尔衮终究是要调兵勤王的。

    今天到会的八旗权贵们已经把自己的家底儿通通都掏出来了。

    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