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钱从哪里来?

    第七章 钱从哪里来? (第2/3页)

朝可以永葆太平这种一劳永逸的想法。

    种田养家,老婆孩子热炕头,王迪也喜欢这种朴实无华的平淡生活。

    当然了,他更希望大明朝所有人能够过上这种好日子。

    这种想法是比较重要,但并非是他希望征服所有蛮夷戎狄的最根本的原因。

    根据原主有限的回忆,王迪已经知晓现如今的大明朝,貌似也不像臣子们歌功颂德的那样完美。

    山东江浙沿海一带,从宣德年间就开始有倭寇袭扰之事。

    西南土司那种化外之地,虽说名义上服从大明朝的管理,但真实情况便是,绝大多数的土司部族连听调不听宣这种事都很难做到,那些生活在十万大山当中的人,有不少人压根都不知现如今的朝廷是哪个。

    最关键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别看王迪是个理科生出身没怎么研究过历史,但在后世海量信息的轰炸下,明朝亡于小冰河期这种事,他还是有所了解的。

    再结合原主记忆当中看过的那些奏折,大明朝从洪武年间,几乎是年年天灾不断。

    水灾、旱灾、雹灾、蝗灾、地震、台风、霜雪、瘟疫……

    这些天灾,即便放在后世,哪一个不是令人特别担忧且畏惧的灾祸,更别说是在这五百多年前的大明朝了。

    而且以他这个后世人的眼光来看,他还能分析出一些较为深层次的东西。

    何为小冰河期?

    在多数人看来,不就是全球性的持续降温嘛。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但小冰河期带来的影响,恐怕有不少人不是很清楚。

    恰巧呢,地理学得还算不错的王迪,便知晓这里面的联系。

    在小冰河期的影响下,顺天府以北的中高纬度地区,会面临持续低温的常态化气候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最容易引发的天灾,便是影响最为恶劣的干旱问题了。

    长时间的干旱,极易导致草场退化。

    大面积的草场退化了,对于不事生产的鞑虏而言,这绝对是足以要了他们性命的大事。

    所以,为了转移这种内部矛盾,也会为了改善他们自己的生活,频繁寇边掠夺大明人力物产,这一点都不稀奇。

    总结一个词,便是国家版的死道友不死贫道。

    天灾,这是一种非人力能抵挡、能改变得了的灾难,对此王迪又怎会不清楚呢!

    为了让自己皇位做得比较舒服省心,在如何应对小冰河期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这一点上……

    王迪在很短的时间内,便想到了不少好点子。

    其一,便是从自身出发,提高基础生产力,这绝对是一个比较不错的可行措施。

    但目前这个时候,本土的粟、黍、稻、菽、麻、大小麦这些本土农作物,一旦遇到低温干旱天气,减产相当严重,单单指望它们,肯定是行不通的。

    至于土豆和玉米这两种耐寒耐旱且高产的农作物,根据回忆,王迪貌似还没收到大明朝有这玩意的消息。

    况且即便有了这两样农作物,依他所见,在未经过任何优化改良的前提下,其产量恐怕也高不到哪去。

    就算自己猜错它们的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