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钱从哪里来?

    第七章 钱从哪里来? (第3/3页)

量,王迪也不认为仅凭一张皇榜就能将这两种农作物快速普及下去。

    要知道,现在是消息和人员双双流通不便的封建时期,而非后世手机网络遍地都是,人们想去哪就去哪的信息化时代。

    在这种大环境下普及人们从未见过的新生事物,即便它产量很高,即便有了皇帝的金口御言,没个十年八年的慢慢沉淀,王迪敢断定,基本上是看不出有什么大的变化。

    既然农业方面见效缓慢,王迪便准备效仿鞑虏那样,将内部矛盾转移到外部去……

    以‘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大明朝’这种最快最便捷的方式,来达成自己安心舒心坐稳皇位的愿望。

    要集四海之珍奇,以现如今的大明,暂时嘛,恐怕还没有那个能力。

    但要只集其中一海的,王迪觉得还是可以办到的。

    不过,这也需要一个前提,那便是钱财,大量的钱财!

    毕竟无论是出兵行伐直接抢掠,还是通过双边贸易换取所需物资,不提人员方面的耗费,单是造的那些大型宝船,这不就得需要大量金钱嘛。

    钱从何处来呢?

    若仅是指望每年各省道交上来的那点赋税,这绝对是在想屁吃!

    那么提高农户的赋税呢?

    恐怕也是行不通的。

    先不说满朝文武大臣答不答应这种荒唐事,但凡王迪脑子没进水,他也不会做出这种自掘坟墓的蠢事。

    那么提高商人的赋税呢?

    这绝对是个见效速度最快的办法。

    毕竟结合原主的记忆,王迪心里特别清楚,相比后世,现如今大明朝的商业税率,可谓是极其之低!

    仅是稍微提高那么一点税率的话,每年收上来的赋税,绝对是肉眼看得到的上涨。

    但是呢,王迪还真不敢下这份政令!

    最起码现如今这个时候,他是真不大敢!

    他怕直接弄出这条政令以后,没过多久的时间,自己就得死在江南豪绅士族派过来的死士手里面。

    对于这些没有一点家国情怀观念,良心都钻进钱眼里的人是否能干出这种事情,王迪从不惮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摩这些人的心思。

    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这么一说。

    再一联想到《大明风华》这部剧中和汉王有染,绿了先帝的胡善祥……

    大半夜的,仅凭几个听话的小太监,就能送个男人入宫玩代孕!

    紫禁城太大了,大到藏污纳垢的地方地方属实太多,这让王迪的心里,着实有点缺乏安全感。

    既然如此,单是为了自身性命着想,他也不能在自己根基绝对稳固之前,去动豪绅士族的利益。

    谁知道有没有见钱眼开,或是有某种把柄被抓住的内贼,联合外人干出大逆不道的事情。

    如此这般,暂时提高商业税率这条路也行不通的话,王迪便准备集全国之力,出兵征讨东瀛岛国,占领其岛根地区的石见银山!

    兴兵打仗嘛,只要果果分配得合情合理,即能不触犯到文人还有豪绅士族的根本利益,又能争取到大明朝所有武勋的支持……

    这样一来,谁敢对他王迪说个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