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一根胡萝卜

    第五十六章 一根胡萝卜 (第2/3页)

妙招,朕这大明帝国,离万世不易这一目标,便是清晰可见。”

    “这胡萝卜效应,也是因此而立!”

    轻捻柔滑肌肤,将下巴担在美人骨位置的王迪,也不管杨蜜硌不硌得慌,嗅着三千青丝上的花香味,不紧不慢继续说道:

    “毛驴拉磨,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很容易偷懒…那如果在他头前挂上一根胡萝卜呢?”

    “天下人,可以说几乎所有的人,在朕看来,与这贪吃偷懒的毛驴并无区别。他们这一辈子,所图之事,无非是功名利禄而已。”

    “但是,从蛮元延续下来的户籍制度,却是将人分为了三六九等。”

    “军户,他们还能通过战功一步步爬向权利的中枢。但是,像匠户医户这一类人,绝大部分…究其一生,也是无缘踏入仕途半步,更不必谈光宗耀祖一事了。”

    “大明朝的户籍制度,从长远来看,依朕之见,绝对是弊大于利。于国于民,很是不好。只是,此制已经深入大明朝的骨髓,想要改变,非一时可以为之。”

    “如此这般想来,对于匠户医户这类人而言,既然「名」这条路断了,那朕就把「利」这条路给他们拓宽一些…拓宽到不光可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还能令其及其家族荣耀万代的程度!”

    “而这胡萝卜效应,便是许下重利,让那些坚守‘技不外传’这种根深蒂固观念的手艺人,将他们手中秘技主动献于朝廷,求得赏赐。”

    “或是以此引诱更多的人,走上蔡敬仲与毕昇的道路,改良发明各种于国于民有着重大益处的奇思妙招。”

    “甚至是说…既然孔老二这些先贤圣人能立书传世,没道理这么年过去,华夏大地就再无著有四书十三经这类传世名著的圣人显现!”

    “看得见的,看不见的…不管是技术发明,还是先进思想,只要于国于民有益,朕不惜赐予他们荣耀万代的机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谚语,王迪怎会不清楚!

    况且,他是西医出身,而非正儿八经的化学家或是物理学家。

    能记住一些非医学专业的不算复杂的理科知识,已经不枉他当年的辛苦学习了。

    凭借脑海中有限的知识储备,有生之年,能将大明朝彻底带向蒸汽时代,王迪觉得,这就算是一件特别值得庆幸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