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惦记人家亲娘,皇帝岂能无动于衷?

    第一百一十四章 惦记人家亲娘,皇帝岂能无动于衷? (第2/3页)

顺天府以外,他没有派出一兵一卒去送命,反倒是祭出了徐滨这个秘密武器。

    表面上,身处京城始终在装怂的仁宗皇帝,把当时还是太子的朱瞻基,贬到了应天府读书悔过。

    暗地里嘛,他却是派遣徐滨前往南方,依托“太子在应天府”这一凭仗,四处走访稳定了南方七省的王爷。甚至还抽空见了朱瞻基一面,替皇帝骂醒了这个执迷不悟的不孝逆子。

    就这样,心态放平以后的朱瞻基,在南京认真悔过,专心读书。

    徐滨则是四下奔波,作为天子信使,他秘密安抚众多王爷的反心。

    而已是病入膏肓躺在床上压根动弹不得的仁宗皇帝,他于千里之外,以人心为局,将太宗文皇帝都认为是必死的棋局,硬生生地扭转了过来!

    这才使得先帝即位九五以后,有了“不战而屈汉王之兵”的强大根基。

    更为重要的是,平乱过程中,还没有造成太大的动荡,也没有造成太多将士们的死伤。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绝对称得上是和平演变。

    是以,平乱汉王,徐滨厥功至伟!

    所以说,即便明知道徐滨就是自己的情敌,先帝还是立下了“待朕驾崩之后,你方可回来,骨埋西祠之地”这等殊荣。

    既然先帝都能看得开,王迪更无所谓了。

    即便真做错了什么事,那也是他朱祁镇做的好事,与他王迪有何相干?

    “贫道徐滨,见过陛下。不知陛下召贫道前来,所谓何事?”

    含笑作揖之际,徐滨打量了下皇帝。

    第一感觉就是……

    像,真得太像了!

    眼前的皇帝,英朗俊秀。一身的帝王贵气,浑然天成。

    既像朱瞻基,又像孙若微,唯独就是不像自己。

    当然了,虽说不像自己,但徐滨还是带着一种看待子侄般的眼神,悄悄打量着皇帝。

    “徐先生,您是有大才的人物。朕知道,就连太宗文皇帝都曾对你赞许有加。”

    “是以,在朕看来,天天守着丹炉太过浪费你这么个人才。”

    “昨日,朕于朝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