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穿越前的准备与考试

    第一百六十三章 穿越前的准备与考试 (第2/3页)

当中的男主角。

    “王迪,八六年生人,鲁省州城人,现居泉城,一二年毕业于鲁省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取得硕士学位,从医已有十年时间…根据网上搜寻到的信息来看,此人算是个医术医德俱在的好医生。年前刚刚离职,其中具体原因…若是按马薇薇说的那样,应该是此人干累了,不想再当医生了。目前嘛,正待业于家中。”

    字字清晰讲解之人,是蒋雯雯。他是主持马薇薇这一届表演本科班的教学班主任。

    “蒋老师已经讲完了,各位有什么想说的?”发话之人,是会议主持人古耀之。他一个真正的实力派演员加导演,也是现任的北电副院长。

    瞅着大屏幕上定格在斜着身子,扭头回望,很是自然地显现出一副帝王姿态的王迪,见猎心喜的古耀之,此时此刻,他心中却是万般纠结。

    若是放到以前,发现有这个适合表演的好苗子,无需多言,规矩稍微一改,便能将此人特招进来。

    但现在不一样了。

    一切,皆始于前年的“不知知网门”。

    被主流媒体连连点名批评处在风口浪尖的北电学院,一时之间,可谓是丢大了人。

    甚至是说,就因为这事,连学院院长都没能幸免于难。

    这里面的瓜,其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当真是让许多吃瓜网民享受了一次饕餮盛宴。

    最为重要的是,这瓜不光保熟,而且保质期还特别长!

    凭借论文抄袭学术造假,以一己之力改变了整个学术圈的“摘博士”……

    每当毕业季来临前后的那段时候,那些因为论文查重一事而受到莫大影响的应届毕业生,其中有诸多叫苦不迭心气不顺的人,开始日复一日地在网上鞭着尸,导致这瓜在网上的热度,起起伏伏,每年总会有那么一段时间的死灰复燃日。

    而“摘博士”的母校,北电学院,或多或少也逃不了被牵连的命运。

    在这种风头下,敢打破规矩破格录用人才,校方还有自身承受的压力,可不是一般得大。

    不破格录取再等上一年,按理来说,其实也无所谓。

    但是,现在网络太发达了。特定的消息,是瞒不过一些有心之人的。

    起了点小心思的古耀之,他特别担心这么一个有表演天赋的好苗子,会被其它艺术院校知晓他的存在,继而直接挖了过去。

    要知道,王迪在《我叫朱允炆》这部小短剧当中扮演的帝王角色,那演技绝对没得说。虽然在帝王和普通人这两种身份之间的转换有点别扭,但正是这种别扭,却也显得格外真实。

    如此一个天生适合吃演员饭的男人,不将他招入北电学院,那绝对是个天大的损失。

    因为在古耀之的眼里,北电学院,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好的导演,及有流量热度的明星,是真的不缺。

    但是,好的演员,尤其是好的男演员,还真不多。

    单从获奖这个层面上而言,国内诸多能在国际上拿得出手的演员,基本是上戏和中戏毕业的。

    巩、葛、夏、廖、王、咏这几位获得具有权威性的三大国际电影展的影帝和影后,没有一人,是从北电学院走出去的。

    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实力派演员当中,也有类似于王迪这样的人,属于半路出家非科班生出身的天赋型演员。

    有的是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有的是在获奖时还没有上大学。

    但无论怎样,这些人,都不是北电走出去的知名演员。

    再加上现如今闹出了“摘博士不知知网门”这样一个天大笑话,还有前几年那位被誉为“国内第一电影教头”“北电学院标志性人物”“陈、张两大导演的恩师”曾尖锐指出北电学院就不该设立表演系的直白言论。

    对此,里外不是人的北电学院一众实力派讲师、教授还有负责领导,当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处在当下这个流量时代,他们也无比期盼着自己学校能走出一两个像模像样品行端正的好演员,但这种千里马,岂是随随便便就能遇到的?

    而眼前大屏幕上这个名为王迪曾经还当过医生的男人,在古耀之还有不少人的眼里,就是这样一匹难得一见的千里马,正等待着伯乐将其领入门。

    为此,请示过后,本着“发掘人才,为学院争光,也为自己铺路”这种复杂思想的古耀之,才主持了这么一场研讨会议。

    他想争取一下大家的意见与支持,看看可否在今年艺考已经结束的情况下,再破一次例,专门给这人举办一次单独的入学考试。

    “这人倒是挺有镜头感的!此前…他真得从未学过表演吗?”看了看手机当中的视频,又瞅了瞅大屏幕上投放的影像,主讲课程涵盖有《镜头前表演创作》这门课程的表演学院王主任,他有点不怎么相信,这样一个演出了帝王神态精髓的男人,竟会是个从未系统学习过表演的“野生类”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