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逼格

    第一百八十三章 提升逼格 (第2/3页)

了过去,顺便道了一声“晦气”。

    没吃饱的,一个个的,在歌姬的琵琶声中,品着美酒佳肴,消化着刚刚听来的消息,看看能否从中提炼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

    全赖多种小报还有类似于刘二这些街溜子的功劳,发生在宜城酒楼内的“流言蜚语”,在偌大的汴京城内,决不是零零散散的个例现象。

    而这,很快便引起了满朝君臣的注意。

    往常呢,由于小报探讨的内容,多为各地战事以及大内宫闱中皇帝和后妃们的琐事,众多士大夫对此倒也不怎么关心。

    偶尔有哪位士大夫被某份小报点名批评了,听闻过后,为了彰显自身气度,也就一笑了之罢了。

    但现在呢,当下这种情况与往常可是大不相同了。

    因为刘娥母子被拒宫外的热度一直不断,愈演愈烈之下,饱受抨击的曹鉴和郭贤二人,在朝会上面当众提了此事,打着“机事不密祸先行”的大道理,要求官家彻底禁了小报。

    对此,早已听闻此事心里正爽着的赵恒,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况且战事刚平,年关已近,人心正是安定时,岂能因为一些流言蜚语而扰了万民生活”为理由,并未同意曹鉴与郭贤的进言提议。

    当然了,为了照拂这俩人的脸面,同时也是为了光明正大搜查一下潜伏在汴京城内的死士,赵恒还是派出不少皇城司外出压一压舆论热度。

    ...

    而当事人刘娥母子,回到渡云轩以后,便不曾在外人面前露过面,对于外界发生的事情,还真不怎么清楚。

    刘娥嘛,说实在的,对于入不了宫这一码子事,她其实早已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是呢,一想到…且日日看见自家好大儿这几年的付出,心情属实不好的她,将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好大儿身上,哪有闲功夫搭理外面发生了什么。

    至于王迪嘛,在太医的千叮咛万嘱咐下,本着“能躺着决不坐着,能坐着决不站着”的顺从心态,自打入住意境优雅、有着密致景观的渡云轩以后,他开始了自我炒作规划之路。

    因为在王迪看来,若是猛然将空间内的好玩意拿出来神话自己,这种从凡人层面一举跃升至神灵化身或是代言人层面的巨大变化,他估么着,那种极大的撕裂感,定会给人带来一种极其不真实的感觉。

    这事怎么说呢,肯定是有好有坏。但思虑再三过后,王迪还是倾向于做“人”而非去做“神”。

    所以嘛,本着不能太浪费发展时间的王迪,准备先从软实力着手,在个人才华、品性这些方面,将自己的逼格先营造起来。

    借助当下的好名声,让世人见到,原来他们的大皇子,不光是一位至诚至孝、不负信义且勇敢大无畏的好儿郎,而且还是一位满腹经纶,出口成章且洞悉天地至理的大才子。

    在收获一批忠实粉丝的同时,顺便也造福一下大宋子民。

    这样一来,到了最终神话日拿出土豆、玉米等一系列神物的那一天,世间民众会恍然醒悟到,瞧瞧,大皇子之所以这么优秀,原来是神灵在人间的化身。

    或者说,大皇子已经优秀到…连上天神灵都选他作为代言人的程度了。

    想要达到这一点,对于王迪而言,简直不要太轻松。

    外挂他有了,随时能够拿出来。提升自身逼格,也挺容易的。

    毕竟在这年头里,别说辛弃疾和李清照这两位宋词大拿了,就是唐宋八大家里面大宋朝的那六位,都还无一人出生在人间呢。

    可以这么说,现如今也就那位从小聪明好学,七岁就能写文章,有着“神童”之称的晏殊,算是小有名气。

    至于更为年长一些的文正公范仲淹,因母亲改嫁一事,他现在被取名为朱说(yuè),还不曾外出求学呢。

    而那位写出“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柳三变,当下这个时候,向往仕途的此人,人家那一门心思,可都放在了参加科举考试,入朝当大官这上面呢。

    是以,有太多经典到不能再经典的诗词,只要应了景,没有半点压力的王迪,他绝对是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