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烙上属于自己的印记

    第一百八十八章 烙上属于自己的印记 (第2/3页)

    “上千年以来,儒家子弟想出各种注音识字的方法,可是有哪一种,能与再简单不过的拼音字母相提并论?”

    “还有,别忘了跟在大皇子身边的那个和晏馨同龄的女子,阿茹娜。如果消息无误,此女已经习得幻神咒,其武学天赋可谓世间罕见!”

    “然,就是这样一个女子…若是她或是她的母亲大萨满没有得到任何神灵启示的话,当初还未显现任何才华的大皇子,有什么地方值得阿茹娜追随?”

    “再就是,日晕霓虹之景,确确实实如同王钦若说得那样神奇,并非此人随口杜撰出来的。”

    “如此这般想来,也许…也许大皇子真是文曲星转世呢。”

    “还有一点,文曲星属癸水…癸水,即是活水,亦是柔水…大皇子七月生人,八字易相显示,可滋实万物…若金为母曜,适当其时,子母相生,化祸为祥。木若联行,文章清贵。”

    “同样的,文曲星天生自带桃花命…大皇子第一天登门时,他的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现在这么看来,倒也不显奇怪了。”

    言语之人,是晏颖,也就是晏殊的弟弟。同哥哥晏殊一样,自小便接受圣门内部精英教育的他,其自身才华,绝不比自家哥哥差到哪去。

    而且,不为外人所知晓的就是,晏颖有着极高的武学天赋。

    若是按照原本历史轨迹的话,大中祥符四年,已是入得日宗成为关门弟子的晏颖,在被宋真宗赐同进士出身授奉礼郎之职以后,他会假死脱身,未用十年光景,便被圣门日宗长老推举为下一任宗主。

    虽然史书当中没有记载晏颖与圣门有何种联系,但《临川县志》中却是明确记载了晏颖此次假死脱身的记录:“颍闻之,走入书室中,反关不出。其家人辈连呼不应,乃破壁而入,则已蜕去。”

    如同蚕蜕那般,就此消失不见的晏颖,留诗二首,其中有一则云:“兄也错到底,犹夸将相才。世缘何日了,了却早归来。”

    如此这般看来,相较于习性更接近儒家子弟想要以自身所学来教化世间万民的哥哥,略显“胸无大志”的晏颖,绝对是个合格的圣门子弟。

    “颖儿说得没错!”

    “现在渡云轩是戒备森严,等闲人查不到什么消息……”

    “但是几年前,那里守卫可不曾有这么严密。我圣门安插在汴京城的子弟,已是寻到几年前曾在渡云轩做过活计的婢女。从此人口中已得知,当初大皇子还未被选为质子出使辽国之前,他和寻常的天潢贵胄并无太大区别…瞧瞧现在的嫡皇子,便可知晓一二。”

    “如若不是文曲星转世的话,自古至今,天下岂有这等神童出现过?”

    “再有一点就是,大皇子的面相,虽说现在看起来是愈发贵不可言,但其中早夭之相,我还是能瞧出一点…如果我猜测无误的话,大皇子经过鬼门关一劫,幸得天佑大难不死的他,必定有着常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际遇!”

    言语之人,是晏家家主,晏固。

    作为圣门护宗家族的当家人,翻阅过诸多文献资料的他,比任何人都清楚,除了文曲星转世一说,很难解释一个十岁大的童子,竟有此等才华学识。

    感慨过后,一家人,全都看向了晏宓和晏馨这姊妹俩。

    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要知道,历经上千年,圣门能传承如此之久,根基就在于他们这些与宗门藕断丝连的护宗使与护宗家族。

    但是呢,为了安全起见,传统的五姓七望这些大族当中,却是从未出过护宗使或是护宗家族。

    然而,为了保证传承不会在朝代更迭中断掉,像晏殊这种鲜为人知的小家族,其族中女性,身负使命且自小便学会各种本领的她们,要么是入得圣门成为一宗的核心人物,要么就是嫁入权贵人家在外部给予一定的支持。

    若是放在往常,像皇室子弟这样有点危险的目标,基本不在他们考虑范围之内。

    当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