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野法后遗症

    第106章 野法后遗症 (第2/3页)

  “那我怎么知道改变后,是对还是错?”

    “很简单,如果路是对的,就不会有尽头。

    如果你能一直向前,越走越远,那就证明你走在正确的路上,它至少是一条适合你,且不违背天地法则的道路。”

    “坛经说见性成佛,我如果终身不能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但只要在见性的路上,就是正途,对吗?”金梓鸣若有所悟。

    “金施主极具慧根,不错,便是此理。

    其实何止你,就算老衲,只要知道自己是在见性的途中,便已心满意足。”

    “谢过上师,我会仔细思考自己的道途。”

    金梓鸣衷心感谢,本是来学习咒语,未曾想居然明白了这些年最大的修行困惑。

    野法修行虽然效果明显,但他总担心这条路不长远,毕竟他的境界太低,在大河中混杂的泥沙定然不少。

    “定淳罗汉说得对,这些年我不是在自创功法,而是‘搭桥’,为了达到修行目的,我已经自建了太多座‘桥梁’。”

    正当金梓鸣苦思之际,定淳说道:

    “金施主,你既与我佛有缘,老衲便予你一段缘法。

    你也在寺中住下,后山有一块佛音玉璧,当你诵读其上的经文时,它会发出梵音。

    如果有一天,你坐在那里,没有诵读经文,心中也没有想,甚至已经全然忘记,依然有梵音相随,那时你便可以离开。”

    印光和尚给他俩安排卧房,让一毛从此随众僧一起打坐修行,听上师讲经与答疑。

    然后他递给金梓鸣一块通行玉牌,便带他前往后山的佛音玉璧。

    山路崎岖,两旁的花草树木错落有致,山间清新空气,鸟鸣百转千回。

    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涧之上,架着一座小石桥,走过后便进入一片云遮雾绕的树林。

    林子尽头,便是悬崖,那里种着几十株翠竹,其旁一池幽潭,碧水上飘着荷叶。

    在水潭中央,耸立一块三人高的玉璧,白玉上生出了一些翠绿色带,好似春天的柳枝嫩芽,清丽灵动,生机盎然。

    最奇特的是,竹子、潭水、荷叶和翠玉的四种绿色,各不相同,却相互衬托,很是和谐。

    印光让金梓鸣向驻守僧人出示玉牌,然后指着绿潭旁的几个蒲团说道:

    “金施主,你可以去那里打坐参悟,小僧还有其他要务,便不再相陪。”

    金梓鸣谢过,上前在居中那个蒲团坐下。

    调息之后,方才看向玉璧上镌刻的文字,发现那并非完整经文,而是一些经典摘录: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犹如迷人,四方易处,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譬彼病目,见空中华及第二月……”

    金梓鸣虔诚诵读,神异果然发生。

    玉璧轻颤,有美妙梵音传出,佛音透出五种清净相,分别是正直、和雅、清彻、神满和周遍远闻。

    其音时而如雷,时而清彻远播,让人闻之喜悦。

    脑中空灵,清醒无比,那些晦涩经文在此刻忽然变得浅显易懂。

    他浑然不觉,陷入一种难以言喻的神妙境地。

    双目聚焦在玉璧上,口中一遍遍诵读,只觉佛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