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名不虚传

    第二百四十九章 名不虚传 (第2/3页)

,创造过私募业绩神话的泽熙投资,徐详,徐总经理。”

    “明州解放南路?”听见苏禹介绍,谢晚婷眼里,再度流露出一丝明亮的色彩。

    她真没想到,自己刚到酒店,晚宴还未正式开始,就见到了她一直想见的两位人物。

    “哪里来的什么业绩神话?”徐详自嘲的笑了笑,“至于什么游资总舵主的,就更不值得一提了。”

    “至少徐总依据着市场炒作情绪烈度,根据a股涨跌停板特性,研究出来的‘短线龙头打板’战术,还是很有意义的。”苏禹微笑地说道,“现在沿用徐总的这一套技术,在市场中活跃的散户、游资群体可不少。”

    “嗯!”谢晚婷也在旁边帮腔道,“我老师也跟我说过徐总的‘短线龙头打板’炒作战术呢。”

    “金融市场,没有普世的赚钱规则。”徐详对于俩人的夸赞,并不怎么在意,微笑地道,“我总结的规律,除了最开始那段时间有一点用,能够赚到一点钱以外,现在,其实……已经并不适用了,毕竟‘二八定律’影响下,根本就不存在让绝大多数进入市场的普通人赚钱的道理。”

    “在我看来,投资根本就没有‘圣经’。”

    “因为一切的投资‘圣经’,都不符合市场‘二八定律’的本质逻辑。”

    “更何况,a股市场在我看来,也并没有‘价值投资’生长的土壤,我们大家,包括市场上所有的投资群体,无论机构、游资,还是散户,其本质,就是一场零和博弈,赚的是股价涨跌的钱,而非企业分红、公司内生成长的钱。”

    “徐总这话,说得过了吧?”在苏禹和谢晚婷还没有反应过来之时,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淡淡地扫了一眼徐详,以及苏禹和谢晚婷三人,很不认同地道,“综合全球金融市场历史来看,只有‘价值投资’这一条路,才是正途,风雨几十、上百年,做零和博弈、投机的,谁走到了最后?”

    “而且,当前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资者,股神巴菲特先生,一生遵循的,就是‘价值投资’理念。”

    “反而是投机……”

    “连杰西·利弗莫尔这样的投机天才,最终都失败了。”

    “我并不是说‘价值投资’这条路行不通。”徐详淡淡扫了对方一眼,回应道,“而是说这条路在a股不适合,至少……目前来说不适合。”

    从他炒股开始,什么路子,什么理论,他都尝试过。

    结果……

    屡屡失败后,也只有通过短线情绪炒作,遵循消息面和基本面进行预期博弈的这条路,成功了。

    “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市场环境,决定投资策略。”苏禹在俩人争论间,插话道,“a股市场,要想‘价值投资’成为主流,那首先上市的企业们,应该有长期发展的决心和意愿,而不是觉得上市完成,就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开始借助市场快速套现,收割市场散户和跟进的投资机构。”

    “而当前……”

    苏禹顿了顿,说道:“当前市场中的绝大部分企业,都没有长期发展的决心和意愿,毕竟企业发展是困难的,但借助市场流动性,快速套现,收割市场散户和跟进的投资机构,只是动动手指,发一发公告的事情。”

    “在投资环境没有改变之前,谈长期投资、价值投资。”

    “那就是空中阁楼。”

    “就算在场的诸位,信奉‘价值投资’这条道路的,能够坚定持有一支股票三年、五年的,恐怕也是极少数吧?”

    “其实,在我看来……”

    “盯着季报、半年报、年报炒作的所谓‘价值投资机构’,与借助着市场情绪,进行预期博弈的资金,并没有什么区别。”

    “大家说白了,都是在做预期管理,赚股价波动的钱罢了。”

    “我看啦,大家也没必要争论哪条路对,哪条路错。”明辉资本的许仲继呵呵笑道,“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在市场中赚到钱,只要能够提升基金产品的净值,能够让投资者更信任我们,再我看来……哪条路都是对的。”

    “黑猫、白猫,抓到耗子的,都是好猫吗?”有人反驳道,“许总,你这话,可就不太对啊,错误的投资理念,会把市场投资环境,引导向错误的方向,如果a股市场一直是以零和博弈,情绪炒作为主的话,那10年、20年,恐怕也再难以越过6124点位,迎来长牛格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