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牛市基础之论

    第二百五十章 牛市基础之论 (第2/3页)

 “所以,我认为,没有宽信用、宽信贷、增杠杠这个条件。”

    “市场不会有全面牛市,只会是局部牛市格局。”

    “我认同市场的春天已经悄悄来临,牛市的脚步也逐渐近了,但市场的‘倒春寒’依然存在,此时转向全面乐观,为时尚早。”

    “宽信用、宽信贷、增杠杠?”谢晚婷呢喃了一句,想了想,又道,“可美联储已经正式退出qe计划,全球央行,在货币政策的选择中,也正在被迫跟随美联储,从宽松转向紧缩策略,这种全球宏观局面下,我国实行宽信用、宽信贷、增杠杠的策略,有可能吗?”

    苏禹微微点头道:“我国的经济内生长能力,还是很强的,居民储蓄水位虽然下降了,但家庭杠杠率普遍不高,再加上我国的传统思想,在消费观念上,一直偏向于保守,如果实行‘宽信用、宽信贷、增杠杠’的货币策略,对于经济的增长,对于消费的刺激作用,还是很大的。”

    “再加上我国的基础建设、城镇化率并不高,金融市场建设,也处于初级阶段。”

    “‘宽信用、宽信贷、增杠杠’策略下,增发的资金,是有地方可去的,并不会造成明显的通胀后果。”

    “还有当前,新兴经济领域。”

    “即‘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产业链’等领域,已经显露出峥嵘,新的消费增量市场已经出现,也是能吸纳天量增发资金的。”

    “所以,当此情景下……”

    “我认为,‘宽信用、宽信贷、增杠杠’这条路,是大概率会走的。”

    “基础建设,城镇化率,金融建设、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产业链。”谢晚婷面露笑容,“如果你预期的未来,央行在货币政策上,真的选择了你说的这条路,这几个方面,大概率就是你看好的方向吧?”

    苏禹听见这话,极为惊讶地看了谢晚婷一眼。

    他刚才只是本着未来的市场实质发展轨迹在逆推,却不想对方从他的话里,瞬间便总结出了精准的投资方向。

    而实质上……

    在未来‘宽信用、宽信贷、增杠杠’的宏观背景下,这几个方向的投资,确实是大放异彩,成为了财富聚集的方向。

    “如果未来市场发展,宏观货币政策方向,真的往这方面走的话……”苏禹顿了顿,说道,“我的投资选择,大概率会是这些方向。”

    “苏总这番牛市推断,很牛啊!”在苏禹与谢晚婷讨论间,许仲继忍不住赞道,“听见两位的这番见解,我这把年纪了,热血都一直往上冲,恨不得国庆节结束,市场开市就直接抢筹满仓上。”

    “许总这是想抢个头筹啊!”安和基金的高天和哈哈笑道。

    “虽然我对于宏观经济的认知和了解,远不如苏总,但我认同市场寒冬过去,春天悄悄临近的看法。”徐详顿了顿,也说道,“恐惧和贪婪,就像一对孪生姐妹,市场经历了几年的恐惧,也该进入贪婪阶段了。”

    “的确。”高天和应道,“就算以历史规律来看,2000年牛市,距离06年、07年牛市,隔了一共5年多时间,而从08年大熊市到现在,也差不多5年多时间了,市场也该进入反转周期了。”

    “我第一次听见,有人居然用过去的市场牛熊分界时间线来推测后市的。”在高天和说话间,一个大概二十七八年纪的青年男子,端着酒杯,突然出现在苏禹他们这一桌旁边,“用过去的牛熊分界时间线来推测后市,这跟市场中,那些死盯着k线,推测股价后续涨幅,判断主力资金动机的散户,有什么区别?这也未免……太片面了吧?”

    “你是谁?”高天和望了对方一眼,眉头皱了皱。

    他这不过随口一说,就被对方给怼了,且对方还直说他没水平,这让他心里颇为气愤。

    “技术层面的推断,并非毫无用处。”苏禹在对方趾高气昂的话语中,反驳道,“你也知道市场散户群体,大多是盯着k线,单从市场历史表现上,去做投资选择,去判断主力资金对象。”

    “既如此,那市场历史表现,以及k线表现。”

    “就等于是一种散户群体的普遍预期。”

    “只要这种预期存在,那挑动情绪,就能使信奉技术面的这部分散户大举跟风,这就形成了增量资金的进入。”

    “而当广大散户群体的预期,在某个时间点上,形成了一致性。”

    “增量资金源源不断的流入,造就一轮牛市,也并非完全不可能。”

    “我认为作为一个投资者,忽略市场过去的历史,那就根本不会把握未来,而把握不了未来,谈何在市场中赚钱呢?”

    在苏禹的认知里,技术面投资和基本面投资,并非是水火不容。

    实质上,两者根本就是一条路,只是呈现的方式不同罢了。

    “你是谁?”青年男子眯着眼睛,没有回答高天和的话,反而认真盯着苏禹,“k线和历史走势若有用的话,那美股就不会是当前这样的走势了,而信奉k线,觉得能从市场历史走势中,挖掘未来、判断未来的投资者,以及机构们,过去几年来,也早就在美股市场,被绞杀干净了。”

    “据我所知,当前国际市场上,根本就不存在以单纯技术面投资的机构。”

    “k线系统,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早就沦为了只是记录行情的工具,不存在任何分析意义。”

    “胡久诚,你这话……说过了吧?”谢晚婷没好气地瞪了对方一眼,“什么叫技术分析没用?伟人还说过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才能创造未来呢,没想到在你这里,历史就没用了?既无历史,哪来的未来呢?”

    “我可没说历史没用,是说历史k线分析没用。”胡久诚强调了一句,微笑地道,“晚婷,你干嘛坐这一桌啊,我在屠叔和周叔那一桌,可专门给你留了位置呢。”

    “我不能坐这里了吗?”谢晚婷没好气地道,“我又不喝酒,我过去干嘛?”

    她是来找苏禹的,又不是来攀关系的,干嘛到了这里,还跟一群与她父亲有瓜葛的长辈坐一块,弄得浑身不自在。

    胡久诚被她这一呛,停顿了一会,才说道:“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

    “你不用说什么。”谢晚婷打断他的话,“你忙你的吧,不用管我,当然……我也不用你管。”

    苏禹听着俩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