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初识

    第22章:初识 (第2/3页)

在图板作业,远远地看见一个女人拄着拐带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向这边走来。

    “叔叔,叔叔!”老远那个女孩就叫起来。

    王珂一看,正是自己从地震的废墟中扒出来的那个女孩。

    他赶紧的站起来,这个女孩旁边的那个女人,想必就是她的妈妈。

    还有七八米远,那个女人就扔掉拐杖,带着这个小姑娘跪了下来。王珂和几个战友赶紧地跑过去,扶起她。

    “大嫂,大嫂,你这是干什么?”王珂至今都不知道这个女人和那个小女孩的名字。

    “恩人,我们来感谢你。”那女人颤颤巍巍地递过来一个篮子,篮子里的稻草上放着20多枚鸡蛋。

    通过这次接触,王珂才知道她丈夫姓李,叫李来福,村里人称她“福嫂”,女儿叫李雪影。今年十三岁,上小学六年级。丈夫和儿子都在这次地震中罹难。

    鸡蛋是断然不能收的,情意可以留下。

    “大嫂,你们家重新建设起来了吗,你们现在住在哪?”

    福嫂眼泪再次流下来,长叹了一口气。丈夫去世,家中的顶梁柱没了,谈什么重建,就在原址中搭了一个窝棚,守着几只鸡和那头猪,看能不能在秋天积攒下几个钱。

    听到福嫂的叙述,王珂的心一下紧缩,虽然冬天已经过去,可是窝棚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福嫂,这两天我去一下你们村。”

    王珂经排长胡志军批准,从排里的小仓库给福嫂倒了几斤食用油,装了20斤大米。

    送走福嫂,王珂一直心情不能平静,他不知道重新盖一间屋需要多少钱,他有70元的存款,临当兵前他还有800元勤工俭学的钱,这些钱远远不够。

    第二天,他向排长请假,要去大王庄,他决定去找村长。

    见到村长,说起福嫂,村长也是唏嘘不已。李来福在大王庄是个小姓,福嫂是从豫省嫁到这里,村里比较穷,来福的后事还是村里出面帮助料理的,现在要重建家园,村里也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支援她。

    “村长,如果重建这个小院,需要多少钱?”

    “按照现在的价格,至少需要三千元。”

    王珂愣住了,自己所有的钱也只有870元,还差四分之三。回到连队,他闷闷不乐。晚上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爬起来,点亮小马灯,他拿出笔,开始写信。找谁借?找母亲。

    他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想借一千元。王珂知道,家里也不富裕,如果能拿出一千元已经是最大的能量了。

    再找谁?找吴湘豫,她家有钱,记得她曾经告诉过自己,她父母是家大型国企的老总。也借一千元吧。摊开信纸,忽然想起来,她最近给自己的回信还没有看呢,对,先看看她写的啥?

    王珂进屋从手榴弹箱子里翻出也给自己的信,字写的龙飞凤舞,王珂与吴湘豫只写过一封信,还是托卫生员于德本代寄的,但吴湘豫却前后给他来了有三十多封信。王珂更是连一封也没有完整地读过。

    他找出最近的一封信,撕开,一如既往的她写了满满三张纸。

    满满的都是关怀和敬佩,特别对他再次荣立二等功给予了高度的夸赞,说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