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贷款

    第165章:贷款 (第2/3页)

    老村长现在坐在车上就在想,这村庄里发生的变化,到底该如何梳理?总结出哪几个闪光点,有什么经验?现场会可不是想开就开的,连乡干部可能都不会想到,这份荣誉会落到南邵村。届时有多少市里的领导、县里的领导和各乡镇的领导来,对宣传南邵,促销南邵,好处多多啊。这事,今天回来就着手准备,还得去乡里汇报一下。

    再说董偏方。今天取道省会,去晋西北出差,如果顺利,既完成了设备采购,又签约解决了上游的原料基地。如果能借常科长的羽翅,打通邻县徐县的合作养殖,即使本县不参与,凭借南邵和周边几个村,也能实现前端、中端的产业链组合,有了这种实力,与津门大学的终端合作指日可待。

    当然这次出差,他还想为自己的董氏诊所采购几样医疗器械。不能总是“土八路”的凑合,孩子们说得对,要正规,要规范。

    “兵哥哥,这段时间要忙了。”

    “嗯。”王珂正在吃早饭,翠兰姐做的饼就是好吃。

    “兵哥哥,我们把干爹送到,我们就分开,你陪老村长去银行,我去县工商局。”

    “好!”王珂还是一个字。

    叶偏偏拿眼扫了他一眼,抿着嘴儿再不作声,这兵哥哥今天心里好像有事。

    没错,王珂今天心里确实有事。宋睿民来的时候,顺便把王珂的几封信也带来了,昨天趁着看工地,他把信带到了工地。五封信,两封是吴湘豫来的,一封是石寒露来的,一封是覃虎来的,一封是老排长胡志军来的。

    现在来封信,都得绕这么大的一圈。

    老排长胡志军的信,主要说了部队的西山驻训。这一次西山驻训与以往不同,竟然到风景区来啦。所谓的风景区,不就是西山那里的陵墓群吗,那里古迹特别多。有四五个皇帝陵,还有许多嫔妃的陵墓,这封信立刻勾起王珂的神往。

    信中最后,还是委婉地提出那三页残片的事。这件事,王珂有些堵,他准备直接找一下温教授,听听他的主意。

    第二封信是覃虎的,他信上的落款是扬子江边上的政治学院。满满的自豪感,覃虎用大量的篇幅述说了军校的所见所闻,和紧张、新鲜的学员生活,很让王珂羡慕。信的最后,还是鼓励王珂,早点会师军校,为了将军梦,共同努力。

    这封信,让王珂心中波澜不定,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覃虎在军校,自己在西山,一个是在实现梦想的路上,一个是怀抱梦想在远处眺望。看看这半年来,不是出公差,就是出公差。军不军,民不民,想想就自惭形秽,无地自容。

    第三封信是石寒露的,她与覃虎信的内容几乎一样,说得也是军校紧张、新鲜的学员生活。唯一不同的是,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小资情调,一种试探大于实际意义的问候。王珂明白她的意思,那就是自己未来如何打算,是坚守基层,还是剑走偏锋,尽快提干。

    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提干是从军路上的第一个台阶,但是上了台阶,走的方向如果不是自己所想,还不如不上。

    最后两封信,是王珂最不愿意打开的来信。吴湘豫大概已经有些感觉,她发现王珂的回信很不及时,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