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合作敲定

    第143章 合作敲定 (第1/3页)

    “首先我希望跟你谈的是,我们现在由约翰·保尔森先生所负责的私募基金——3号基金,这只基金的初始投资规模为五亿美元左右,目前的回报率超过了400%,因此我们有计划将继续吸收投资,扩大这支基金的规模,因此可能需要高盛来帮忙负责引荐。”

    陈威廉首先说道。

    “没问题,威廉,这么高的收益,很容易能够找来资金,特别是现在这种背景之下,多数大基金都在亏损,许多资金都希望有更好的去处。”

    劳伊德·布兰克芬毫不犹豫的回答道:“你准备增加多少资金?”

    “增加50亿,怎么样,可以吗?”

    “问题倒是不大,不过我希望你能清楚,威廉,基金规模扩大到几十上百亿之后,每一步操作都需要更多的耐心,而且收益率也会随着资金增加而降低,这是普遍的情况。”

    “没问题,我早有准备。”

    “那我就放心了,不过还需要了解的一点,那就是,越是那些投资金额巨大的投资人,比如那些中东产油国的主权基金,他们更在意的反而不是你的历史盈利有多么漂亮,而是你们盈利的稳定性,对于那些百亿规模的投资基金来说,稳定的盈利才是最重要的,相比较曾经翻倍的战绩,他们更希望的是能够在尽量保证不亏损的情况下,每年都能稳定盈利,哪怕年收益不到10%。”

    劳伊德·布兰克芬说的也的确有道理,随着资金量的增加,陈威廉也感觉到了,再想像之前那样动不动就高倍的盈利,会越来越难了。

    当你的资金只有几百几千万美金的时候,你可以考虑更高的杠杆,十倍杠杆不过几亿美元的资金量,就是极限的一百倍杠杆,也不过几十亿美元的资金量,这些都是金融市场能够承担的。

    因此相应的,盈利也会被扩大,即使市场波动不大,能够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盈利,在运气好的情况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只不过在幸存者偏差之下,大家往往都会看到那些高倍盈利的,更多的爆仓破产的人,却不会被看到。

    但当你的资金量超过一百亿美元呢?即使十倍杠杆,也达到了千亿美元,又有哪些金融市场能够承担这么大的资金量呢?而且你如何确保你加上杠杆之后,你这么巨量的资金,不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呢?

    你说陈威廉有未来之眼,能预测未来?但那是在他没有参与条件下的未来,一旦他用如此巨量的资金参与,那么引起的变化也会非常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