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平静下来的秦王政四年(为舵主原子信号加更)

    第112章平静下来的秦王政四年(为舵主原子信号加更) (第1/3页)

    秦魏议和,魏使带着让勉强还能让自己接受的结果离开了咸阳。

    秦王政四年的天下,就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席卷楚西、魏韩、赵南、秦东的蝗灾。

    在这场蝗灾之下,即使是发生在卫国的战争也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在这场灾难之手那个,绵延数千里之内的粮食几近绝收,即使是做了充足准备的秦国东部地区,也是绝收三成。

    一时之间,赈灾就成为秦、赵、魏、韩、楚五国必须要去面对的事情。

    在这场灾难之中,燕国竟然成了幸运儿,因为赵国在一连攻下燕国上谷郡三十六座城池之后,不得不仓促撤军,他们已经没有了足有支撑战争的粮草,哪怕是支撑赵军从燕国掠夺的粮草。

    因此,赵国只能撤军,不过在撤军之前,却是逼着燕国不得不将国内收上来的粮税尽数以低价卖给赵国。

    整个燕国上下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将粮食卖给赵国。

    显然,赵国君臣也从秦国从齐国购买粮食的事情中得到了经验。

    只可惜,燕国虽大,但人却不多,又如何能够与齐国相比,赵国从燕国得到的粮食,对于赵国来说,也仅仅只能勉强填补南境的损失。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辆辆从曾经的卫国,如今的秦国东郡驶来的车马长龙就显得格外的微不足道了。

    城门前,一个青年面色沉重地看着在秦军的押送之下进入咸阳的车马,双眼之中迸射出杀气。

    他是卫国人荆轲,师从公孙羽,此时他为救自己的师父而来。

    眼见着车队消失在眼前,荆轲向城门走去。

    “站住。”就在荆轲准备走进城门之时,守卫城门的士卒将长戈架在了荆轲的身前。

    “两位,可是有什么事情?”荆轲不解地问道。

    “你身上的伤势还没有好吧?将上衣解开,让我们看看,你的伤是什么伤。”士兵道。

    “这?”荆轲的脸色变了。

    他身上的伤势当然是有的,而且还是秦军弓弩造成的伤势。

    在来自押送卫国高官贵族的车架途径函谷关之时,荆轲曾在秦军队伍夜间休息的时间,潜入秦军大营,想着救出自己的师父以及师父的孙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