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东部大开发(二)

    第二十五章 东部大开发(二) (第1/3页)

    1643年1月2日,“守望3号”运输船在威海城(今澳洲凯恩斯市)补充了食水,又装运了数千匹棉布和五十多吨粮食,启程继续南下。

    1月4日,抵达广陵堡(今澳洲汤斯维尔市),船只在此停留两天,卸下部分棉布交与当地的汉洲商社。

    广陵堡位于广陵河口(罗斯河),濒临一处平静的海湾,地处热带,全年年均光照时间达300多天。此地不仅除了棉花、玉米、土豆等农作物外,还有不少甘蔗田,产出和品质要比北部的建业府强多了。因而,农业部的技术人员,建议威海地方政府可以考虑大面积的种植甘蔗,形成一个制糖中心。

    距离广陵堡西部一百多公里的地方,有一座规模较大的金矿。为此,威海地方政府特意在这里设置了一个定居点,金城堡(今澳洲查特斯堡市),为此地金矿的采掘和加工,配套相应的民用设施。

    同时,民政府财政部和汉洲大钱庄也在该地设立了特别机构,就近处理和加工金矿采掘出的大量黄金,金匠们对遴选过的金矿石融炼后,直接加工成一块块的金砖,积存一定数量后,全部运到广陵堡暂时储存。待有数艘船队返回建业城时,就会将暂存的金块运回北方的黑山造币厂金库保存和加工。

    为了保护金矿的安全,宪兵队特意在这里派驻了七十名宪兵驻守, 而且, 他们还得到军政府和民政府兵部的授权,可以随时征召广陵堡的乡兵,予以必要时刻配合宪兵的安全保卫工作。

    威海府还在过去两年里,利用农闲时间, 组织当地民众, 并配以大量的帝汶岛土人和汉洲土著,修建了一条直通广陵堡的夯土加碎石公路, 以便快速及时地沟通两地联系。但进驻于此的财政部官员, 还是不满足,因为遇到阴雨天, 这条简易公路根本无法通行马车。

    为此, 他们直接向民政府申请,想要在金城堡和广陵堡之间修建一条马拉轨道,给出的理由是,可以应对敌人袭击的时候, 快速得到广陵堡乡兵的支援。不过, 这个申请被民政府直接给驳回了。尼玛的, 七十多名全副武装的宪兵, 还有火炮, 有城堡, 更有常年轮驻于此的五十名乡兵, 难道还应付不了附近土著的袭击。

    更何况, 前几年, 为了确保金城堡金矿的安全,威海地方政府专门组织了一次人数达四百多人规模的乡兵部队, 对附近一百里范围内的土著部落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洗,使得周边地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