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大盾

    第100章 大盾 (第2/3页)

入其中,中间有活动小窗口可打开,可放枪,可放铳,左右两边有缺口,宜可架枪。

    战时,微微举盾,离地十公分三十度举,军士下蹲,几乎把全身覆盖,对方抛射都不可能射到。

    士兵随身带三截铁棍,下尖。

    战时,沿盾牌左右两侧缺口以铁棍插入,可钉入地上,后面再用一铁棍顶着,钉入地上。

    便形成一堵一米二的矮墙,即便骑兵冲锋,撞上去,必定要头破血流。

    丁毅为了这盾牌,和工匠们讨论了好久,这盾墙也是军中诸将见过最复杂的。

    拿起是盾,坚到地上就是墙,但诸将能想到,丁毅要把盾牌做成这样,肯定有他的打法。

    跟着丁毅打过仗的,谁不知道丁大人下作阴险,所向无敌。

    本来按丁毅的想法,战时,明军的长枪一分为三,可为柱子,把盾牌钉到地上,更省事。

    但现在科技不行,这么做更费时间,一杆长枪都要做很久,所以让军士带三根铁柱。

    目前铠甲制做较慢,长枪和盾牌优先,必竟可以让军士们先熟练丁毅的战阵打法。

    每月可产长枪一百二十杆,盾牌五十面。

    接着丁毅又巡视了衣服的缝制,勉励大伙加班加点,必须要在冬季到来之际,让全军穿上棉袄。

    看完军工产业,丁毅还算比较满意,主要是他前期工匠和物资准备有序,加上登州的补货,极大的缩短了生产时间。

    下一步,就是一边做生意,一边召更多的工匠,补充更多的物资和人员。

    当天看完后,已经黄昏,丁毅没再巡视,和大伙说了会话,更散开。

    只带了阮思青和阮文燕,张经等几个人回去。

    三人走到军民服务中心。

    中心建筑的很简单,十二根大柱撑起一个四百多平方的地方,没有围墙,也没有窗户,完全像个亭子似的。

    里面现在有十个小娘,穿着统一的服装,上面都写着‘军民服务中心’字样。

    小娘们年轻,充满活力,打扮之后还挺漂亮的。

    据这里的管理人员李氏(张经婆娘)说,昨天开业,就有很多军士在下操后过来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