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人才济济大明帝国

    第129章 人才济济大明帝国 (第2/3页)

也有道理,两人并没有深研这个问题。

    从京城回来后,赵父专门做机床,偶而谈到这事,也没有研究过。

    “往这个方向干。”丁毅大喜:“燧发枪是将来火铳的发展趋势,如果能研发出燧发枪,且训练有素之后,每枪射击时间(连装带瞄准),可以缩短到三十秒之内。”

    那简直就是步兵的恶梦,再配上车阵,和野战炮,同样是骑兵的末日。

    历史上打燧发枪最快的是普鲁士军队,一分钟最快纪录是四发,大约15秒一发,这效率放在明末,绝对是无敌的存在,炮都可以不要用,配上车阵濠沟就能无敌了。

    “明白了。”周大虎和赵氏同时答应。

    当晚,丁毅夜不能寐,久久难睡。

    毕懋康,赵士祯,宋应星,大明帝国科技人才济济,学识冠绝天下,这些人如果能好好利用,那有后金什么事。

    为什么有这么好的人才,你们却用不好?

    大明朝不要的人才,我丁毅来用,大明朝做不好的事,我丁毅来做。

    总有一天,我要这华夏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科技文化独领风骚,这,这就是我丁毅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

    皇天在上,我不会让任何人,任何事,阻挡我席卷天下的步伐和决心。

    -------

    丁毅十四日才离乐清,主要在乐清及周边又购了大量的货物。

    十五日到温州府,又购物,并在温州搜寻工匠。

    周大虎在温州府有熟人,经他介绍,又找了十几个工匠家庭。

    十六日,丁毅把船队一分为二,当成宝贝一样的机床,工匠们,由赵大山带徐大号先回,同船回去的还有在乐清及温州购买的部份铁料,精钢。

    这一船都是他的心头宝,再三叮嘱赵大山一定要安全带回去。

    接着,他们余下的三只船继续往南。

    这天出海,突然变成东南风,船速又加快了许多。

    九月十八日,经历了多日的海上航行,丁毅终于进入福州,福清湾。

    此时的福州海面完全在五虎游击将军郑芝龙的统治下,即便是丁毅的船,到了福州后也要交钱拿旗。

    郑芝龙这时刚立的规矩,大明朝从北方来的船,不出国去东南海的,按船料大小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