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一万年

    第228章 一万年 (第2/3页)

丁毅的肩膀,她拼命点头:“无论多久,我都可以等你,我不在乎名份,只要能和丁大哥在一起就好,呜呜呜。”

    当晚秦楠,极尽温柔,任他所求,丁毅前世想要的,没得到过的,这世在秦楠身上,全部美美的享受到了。

    但次日醒来后有事发生,阮文燕呕吐了。

    丁毅以为她有喜,想叫医生,结果登州府的医生被路超挖光了,最后还是从官府的医药馆里,找来一个五六十岁,原本已经回家,又被叫回来的老医生。

    老医生一看,说阮文燕染了风寒。

    丁毅没办法,找到张可大,借登莱水师船一艘,派十名亲兵,送阮文燕先回旅顺。

    他留在登州陪了秦楠三天,于十二月二日起程前往松江,随行有一艘战船,三艘商船,九十名亲兵,五十多名水手加炮手,商船为两百料,四百料,五百料。

    松江当地这时有三大巨商。

    一是徐氏,几乎控制当地七成纺织业,拥有当地最大的蚕桑基地,以成产生丝为名,徐家以前出过知府、御史,后来虽然衰败,但在京城还有徐氏族人在当官。

    松江这族则专心在松江经商,徐家几十年并购占地,现在拥有良田十万亩,种植了大量的桑树,每年春秋两蚕季,都有外地商人前来抢购生丝。

    徐家按客户来头大小,每家分配不同的量额,这几年做的风生水起,大伙也很信服。

    必竟生丝这东西,在海外很赚钱,无论给谁独吞,都会引起众怒。

    而且做这行的商人,大部份不敢进太多货,生丝价高,一旦在海上遇险,那损失就无比巨大,很难翻身。

    第二家是严氏,和丁毅一样,他是当地最大的盐商,家族里也有大明盐务中的官员,拥松江附近最多最大的盐田。

    因为出产盐量很大,崇祯初年,最偏宜的时候卖价才0.15-0.16两银子每担。

    历史上,到了崇祯十五年(1643年)因为当地发大水的原因,才涨到0.5两每担。

    当然,这里都是指盐商盐贩拿盐的价,卖到老百姓头上,当地现在是0.8-0.9两每担,那也比登州偏宜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