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1章 皇帝这几个意思?

    第851章 皇帝这几个意思? (第2/3页)

。”

    “若皇上无为而治,谁来治理这个国家?你我都是国家。国家的存在,并没有任何的特殊目的,它存在的意义仅仅是为了保证百姓的权益,保证百姓的生命、财产、自由及尊严。”

    “在国家之内,我们不必为任何事而妥协,亦无需为他人之利益而牺牲,因为在这个国家里,不会存在比你我之权益更重要的东西,捍卫自己的权利是一个人最伟大的举动,也是一个人能为其国家所能做的最大贡献。”

    “若是一个国家不再保护其国民的权益,那就表明,所有国民都是,或者正在成为执政者的奴隶。”

    这期的“天下事”出来后,很快传到全国各地,皇帝丁毅与黄道周的对话还是引起天下的震动。

    最后一段‘你我即是国家’,更令很多年轻学子,特别是新的大学出来的,原旅顺出来的人很是震撼。

    这些人是比较容易接受这样的思想,但还有前明很多官员是不能接受的。

    此时才是丁毅登基第二年,天下的官员都想不出这天下事为何要登这种文章?

    有好几个巡抚纷纷上奏,怒叱了天下事的这篇文章,甚至还有巡抚要求把‘唐土柿机辰’以大不敬罪抓起来处以极刑。

    广东巡抚史可法更言:‘天地君亲师’,千古真理,当今圣上贤明,海纳百川,不代表诸臣和学子们可以肆无忌惮的胡说八道,挑战皇权,请圣上严惩‘唐土柿机辰’。

    一时间,朝廷内外要求诛斩‘唐土柿机辰’的奏章像雪花似的飞向皇宫。

    赵大山不由暗自庆幸,当天没冲动,还好没站出来多话,不然就是他要被天下口诛笔伐。

    其实‘唐土柿机辰’的文章大部份读书人还是认同的,但大伙不认同黄道周和丁毅的对话,但又不好说丁毅不对,黄道周不对,只能抓着‘唐土柿机辰’来做文章。

    丁毅没想到自己小试牛刀,就好像捅了马蜂窝一样。

    他当天先说永不加赋,再说无为而治,就是想让天下人更多的议论永不加赋,没想到,大伙现在不管永不加赋这几个字,都抓着无为而治做文章。

    要破除这种愚昧而落后的思想,从长远来看,必须要开启民智,远离儒家理学。

    仁德二年的科举同样定在六月,丁毅决定再次消减儒家理学在科举中的比重。

    而且理由挺充分的,去年全国征招了三四万官吏,今年到退休年龄的也不多,只有因贪腐被抓起来一部份,所以录取儒理学的人数大幅下降,所以大部份职位都是技术性官员,对儒家理学要求不高。

    今年全国还要征招两万左右。

    于此同时,丁毅非要把这件事尽快的办下去,靠开启民智,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办到。

    但等到几十年后,现在的这些大乾文武们,恐怕也习惯了大明朝的勋贵生活,到时都要反对。

    所以丁毅决定下狠手。

    他下狠手还是有底气的,经过仁德元年和仁德二年的两次科举,天下的官员激增了四万多,几乎八成以上都是丁毅培养的人考中。

    丁毅倒不信现在他还控制不住天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