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4徐阶反击

    854徐阶反击 (第1/3页)

    江南好,不止于富庶、秀美,还在于人文荟萃,承中华文明之衣钵,营建出一方精神栖息之地。江南园林便是这方精神家园的现实载体,是触手可及的“桃花源”。

    拙政园、网师园、瞻园、寄畅园、个园、豫园、古猗园等汇集江南,是地理的契合,是文脉的驻留。

    园林不同于宫殿,在其融自然为一体。

    这种触摸山水、悠游休憩的空间,日益赢得雅士豪绅的喜爱。

    魏晋时期,士人阶层崇尚清谈、隐逸,寻一处远离战乱、迫害的田园生活,寄情山水农舍,成为当时流行的社会理想。

    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即构建了一处人们向往的理想国。他还以“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为私家园林注入了新的理念。

    隋唐时期,以王维、白居易为代表的士人把诗文书画之美融入造园实践,王维的“辋川别业”、白居易的“白莲庄”,将建筑美与诗画美有机结合,逐渐形成更富有特色的园林形态。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经济繁荣、人文昌盛,私家园林建造大量兴起。

    一是江南之富庶催生了社会对私家园林的大量需求;二是江南文化之昌盛滋生了一批深谙传统文化、拥有高雅艺术情趣并懂得建造规律的士人群体。

    《江南园林志》言:“吾国凡有富宦大贾文人之地,殆皆私家园林之所荟萃,而其多半菁华,实聚于江南一隅。”

    书中论及苏州、扬州、常熟、无锡、南翔、嘉定、南京、杭州、南浔、嘉兴等50余处园林,代表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成就。它们风貌独特、小中见大,融山水诗画于一体,有天人合一的布局,有田园农舍的野趣,将古典园林之美发展到极致。

    这一时期的江南园林具有宅园一体的建筑特征,包括日常起居的住宅部分和休闲娱乐的园林部分,园林通常建于住宅区北面或西北面,俗称“后花园”。

    在宅园里,不仅可以丘园养素、林泉高致,还能侍奉双亲,不违孝道。

    上海知名的豫园,就是明代四川右布政使潘允端解职归乡后,以愉悦老亲为名,在宅院旁修筑的园林。

    明正德八年,解官回乡的御史王献臣,以大弘寺基建造宅园,取西晋潘岳《闲居赋》“筑室种树……此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题名拙政园。

    出身苏州徐氏大家族子弟徐佳更是与拙政园第一代园主王献臣的儿子一场豪赌,以紫芝园和拙政园为赌注,最后徐佳赢得拙政园,成为园主,其大哥徐圭一起搬住进去。

    而在这一时期,苏州园林就是以徐、文二家最为出名。

    当然,这个苏州徐家和松江徐家并非一脉,不过此时紫芝园的东雅堂里,正在被海瑞通缉的徐璠和徐琨正相向而坐,饮茶赏景。

    正如海瑞所想,徐家子弟确实秘密进入苏州,住进各家园林中。

    “大哥,其实我觉得爹爹是老糊涂了,居然会怕海瑞,就算你我走出去,站在大街上,他海瑞敢抓你我吗?没有朝廷的旨意,他凭什么拿我。”

    徐琨是被徐璠强压在此,如果不是他这个大哥压着他,或许他早就无视海瑞的文书,肆无忌惮上街游玩去了。

    “二弟,此一时彼一时,你说海瑞不敢抓你我倒是错了,毕竟你我现在身上皆已经没有官职,怎么就不能抓人。”

    徐璠只是出声提醒道。

    徐璠,字鲁卿,是徐阶四子女中惟一由元配沈夫人所出者。

    及长,由官生荫仕,初授右军都督府都事,宗人府经历等职,嘉靖三十七年徐璠迁云南广南知府,徐阶以自己老迈,儿子自小孤苦上疏为璠请改秩。

    疏上得请,吏部改徐璠尚宝丞,后拜太常少卿,荫一子。

    徐阶记取严嵩以子败之训,不使子侄辈于政府中发展,隆庆二年徐阶致仕,徐璠即随父还乡。

    其实说起来,徐璠的成长经历和严世番却是类似,都是未经过科举,一直以荫庇萌职,且“官运亨通”。

    只不过那时候严世番实在过于耀眼,而有严世番的教训在前,徐阶也注意时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