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交锋

    410-本雅失里和阿鲁台的交锋 (第1/3页)

    众所周知,兵种之间是存在一定克制关系的。

    手持长枪盾牌,配备强弓强弩的步兵,克制以速度灵活著称的轻骑,而轻骑克制相对笨拙的重骑,重骑反过头来则又往往能够在穿插之间大破步兵方阵。

    中原大地多年的战争史,应运而生的一个个兵种之间的克制关系,早就已经成为了一张双方都知晓的明牌。

    但鞑靼因为资源和人数的关系,做不到配备齐整各个兵种,不过也因祸得福,他们生存在草原上的缘故,让他们整个民族只要翻身上马便会变为一个个轻骑的好战士。

    蒙古轻骑盛名已久。

    朱棣在面对这种情况下,自然把笨拙的重骑抛出这次战斗的序列,以轻骑加步兵组成了整个大军。

    然而,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

    那就是鞑靼轻骑如果不想打,以大明人数较少的轻骑加步兵,也不容易拦截,这也是中原面对草原游牧民族自古以来的弊端,除非有足够海量的步兵,进行灵活的包抄堵截。

    可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之处,海量的兵员大明不缺,可海量合格的,能够克制轻骑的精锐步兵却并没有那么多。

    步兵在面对来去如风的鞑靼轻骑时,能够克制且逼退轻骑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除了长枪盾牌外,最重要的便是所配备的弓弩。

    鞑靼轻骑因为是在马上的缘故,他们的射程往往只有五十步至八十步,而大明如今精锐步卒的弓箭考核标准便是一百二十步,就连其他各式弩箭,蹶张弩,划车弩等,最低的要求都是八十步。

    如此情况下,当不动如山的步卒方阵,对上鞑靼轻骑后,双方箭矢如雨,鞑靼轻骑占不到一点便宜,只能被打的掉头逃窜。

    但是弓弩可不是随便一个人就能用的,尤其是准头,这需要进行长期训练才行,可大明哪里有那么多各项考核都标准的精锐士卒?

    本来是真没有。

    但挡不住中原民族会发展创新啊!

    一个新的远程兵种应运而生,那就是神机营。

    这种管式火器对比弓弩有着两个非常明显的优势,第一点训练简单,只需要简单的训练就能够让士卒掌握,第二点就是节省气力。

    这么一来,朱棣的想要集结五十万大军,拥有大量的可以克制鞑靼骑兵的步卒便再也不是奢望。

    而且火器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已经有了良好的改善,其中最为出色的忠武铳射程可达二百多步,远超军中的二角意弓,划车弩等,渐渐的已经有了替代弓弩地位的趋势。

    至于火器的缺点…

    弹速慢暂时还没得到很好的提升,但是填装复杂,却又在三段击上进行了使用方式上的革新。

    军卒们依旧分为三排,第一排只需要射击,然后把空枪递给第二排,第二排则把空枪传给第三排,同时把第三排填充好的火器交给第一排射击。

    这样朱棣只需要把第一排军卒的射击准头练出来就可以,而且还能达到不间断射击的效果。

    有时候甄武甚至在怀疑朱棣是一个穿越者。

    因为朱棣眼光太准确了,不管是对海洋的重视,还是大力的发展火器,在后世看来都是非常正确的国策,而且还是必定能够让后世都受益无穷的国策。

    只要这两条持之以恒的发展下去。

    未来中原大地不管面对世界上什么样的变化,都能傲立峰顶。

    可…

    总有后人不争气啊。

    甄武想到这点忍不住的叹息,毕竟大明神机营的创建,清一色的火器装备,加上士卒的熟练应用,要比西班牙的火枪兵早一百年左右啊。

    作为世界上最先使用火器的国度。

    在未来竟然被人用火器欺负的丧权辱国,何等的可笑。

    ……

    二月初十。

    风清日和,尘埃不兴,朱棣自德胜门出,率军北上伐虏,兵甲车马之盛,极尽强盛之威,军鼓之声,响彻天地之间。

    一路上大军过怀来,宣府,再至兴和。

    路上朱棣的心情逐渐的好转,有时还给随军文员介绍当初元顺帝是从何处北遁,哪处驿站或石碑是为故元或辽金所造,亦或者兴致勃勃介绍万全城为他当年督筑而成,得意下还环顾文武豪气高问:“如此险关,何人和破。”

    甄武听到这话,都懒得再想一下堡宗了。

    而随军文员感受到朱棣此战自信的心情,一个个哪怕是第一次随军北征,一时间也都放下了忐忑的心境。

    甚至被朱棣特意叫来记录此战详细的金幼孜等人,还有心情游山玩水了起来,不是骑马逐兔,便是观山看景,没有一点大战当前的紧张。

    这搞得甄武都有点嫉妒了,于是有一日在金幼孜好不容易猎了条兔子后,甄武没好气的直接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