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一九七七

    第262章 一九七七 (第2/3页)

的人都到马家,迎接1977年的到来。

    与上一次陆天和周蓉孩子满月,在马守常家办酒席相比。

    这一次的四家人聚会,规模又大了一些。

    周秉义和郝冬梅有了女儿周洲,而白玉兰也带着白云天来到马家。白云天还是叫陆天舅舅,不过,除了周父周母外,其他人都知道,白云天是陆天的儿子。

    马家看起来很大,可架不住孩子太多。

    屋里屋外格外的闹腾。

    新年聚在一起,就图个喜气,闹腾也正常。

    这顿饭晚上六点才开席。

    郝今龙和马守常都是省里大领导,日理万机。

    特别是这个新旧思想碰撞的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更多了。

    他们也都知道,这顿家宴一定要参加的。

    这才是真正的大团圆。

    因为孩子太多的缘故。同样是摆了两桌酒席,与两年前陆天和周蓉孩子满月时坐席不大相同。

    郝今龙、马守常、白际晨、周志刚、陆天、周秉义、周秉坤坐在了一桌。

    其他的妇女儿童,坐在了另一桌。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日趋开放,女人除了谈论育儿知识外,如何让自己更漂亮也成了谈论的话题。

    白玉兰人在美国的母亲,时常给她寄来一些化妆品。

    而周蓉的柜子里则堆满了郑娟送她的东西。

    起先不想要,后来觉得不错,也都留下了。

    本来,这一屋的姑娘都是一顶一的美貌,再有这些吉春人少见的化妆品,稍稍打扮,就更好看了。

    而男人们更多是对未来中国的畅想。

    这个桌上有两名省里大领导,而无论是郝今龙还是马守常却更愿意听陆天说的。

    在他们眼中,这几年发展变迁,似乎都在陆天的意料之中。

    陆天对外来的展望,似乎比看内部机密文件,更有把握。

    酒过三巡,郝今龙冲着对面的陆天问道:“小天,再过几个小时,就是1977年了。你判断,在未来几年,我们国家将会怎么发展?”

    陆天放下碗快,笑着说:“爸,你和马叔都是省里大领导,这种国家大事,怎么问起我这个小白丁了。”

    马守常直了直身子,看着陆天说:“陆天,我是1968年认识你的,到今天已经九年。每一次跟你长谈,我都受益匪浅,你对未来的展望,比看内部资料靠谱的多。”

    “是啊,陆天,我不想你爸你马叔是省里的大领导,作为一名还想为国家做些贡献的老家伙,也想听听你的想法。”白际晨同样问道。

    陆天沉了沉气,努力回想着这个时代发生的历史变革,说道:“那我就说说。”

    “这才像我的儿子,说吧。”郝今龙点点头。

    “在我看来,中国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最晚超不过明年,国家将彻底告别斗争为纲领的时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对外开放,对内深化改革,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让老百姓过上富足的日子。”

    陆天清楚,有些话不能说的很透,含湖些更好。

    听完陆天的话,郝今龙又问:“陆天,你说的都是宏观方向,具体到微观,比如这次变革会对吉春,乃至江辽省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听到父亲的问话,陆天思量片刻后说:“爸,面向大海,春暖花开。与世界接轨,沿海城市一定会走在前面。像我们吉春这样的内陆城市,如果不与时代接轨,很快就会被历史所抛弃。”

    “那我们要怎么做?”马守常问。

    “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城市定位,找准发展方向。以龙头产业,带动相关产业。”

    “我们的龙头产业是什么?”郝今龙饶有兴趣问着。

    “爸,之前我跟你探讨过,吉春的汽车工业有一定基础,汽车工业产业链长,能带动很多行业,作为吉春的龙头企业再合适不过了。我觉得,东方底特律,就是未来的吉春。”陆天为郝今龙憧憬着。

    郝今龙点点头,想想说道:“小天,你说的没错,在伪满洲国的时候,日本就在这里建厂,的确有深厚的工业基础。不过,现在问题是,我们的设备已经老化,生产线急需升级。整个江辽省的财政状况十分紧张,根本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投入到这里。愿景是美好的,可实施起来很难。”

    郝今龙实事求是,把困难说给了陆天。

    陆天微微一笑,“爸,未来的中国将是一个开放的国度,我们没有资金,可以通过外来资本注入,缩短产业起步的周期。这一天,不会等得太久的。”

    “外来资本注入?那不是又有资本家了?”马守常摇摇头。

    “马叔,我判断不超过两年,就会认可这种资本注入。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并不冲突。

    资本主义国家同样有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同样需要市场来调节。

    一切为了民生,民生更重要。”陆天继续畅想未来。

    陆天这番话多少有些超前,无论是郝今龙、马守常或是周秉义都不再开口,回味着陆天话中的深意。

    半晌,郝今龙问道:

    “陆天,即便高层有了这样的方向,外来资金从哪里来?”

    “爸,我已经跟郑娟沟通过了。只要内地政策有了好转,她和跟她父亲徐振邦将会为吉春注资,投入到吉春建设中来。多得不敢说,带来几个亿的资金,不成问题。”陆天自信道。

    “陆天,能带来几个亿?”周秉义诧异道。

    陆天冲周秉义点点头,“大哥,振邦集团资产现在已经超过了五十亿,单单郑娟名下的资产就有五亿。

    即便振邦集团董事会不通过,以郑娟个人名义投资,起步两三个亿,不成问题。

    投资顺利的话,继续投资。到时候,十个亿都不止。”

    “振邦集团能来吉春投资么?”郝今龙问。

    “只要有好的项目,有好的投资环境,我想,一定能来投资的。”陆天打起了包票。

    “陆天,我现在分管经济,到时候,你可要别说不行了。”郝今龙说。

    “爸,你放心,我不会临阵退缩的。你有难处,我会冲上去的。”陆天拍了拍胸脯。

    “那就好。陆天,没想到你的存在,把我们四家紧紧联系到了一起,有你这个儿子,我很欣慰。有你这样的年轻人,我们的家,我们的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郝今龙对未来愈发充满了信心。

    “陆天,我们都老了,将来的吉春要靠你们几位年轻人,我们会带你们走一程,将来,要靠你们的奋斗,这个城市才会更好。”马守常语重心长说道。

    “是啊,我们再有几年都退休了。希望在任这几年,吉春市乃至江辽省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那是我最想看到的。再有几个小时,1977年就要到来了,让我们举起酒杯,迎接新一年的到来。”郝今龙站了起来。

    其他人也跟着站了起来,举杯同庆新的一年到来。

    ……

    香港,半山别墅。

    今天是香港的跨年夜,作为新晋歌手宁静将演唱新发专辑的主打歌曲《难忘今宵》。

    内地政策破冰,令香港娱乐圈对内地有了特别的期待。

    而宁静的出现,正当其时。

    当报幕员喊道宁静的名字时,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孙小宁努力平平气,平复一下激动心情。

    跨年歌会,是香港娱乐圈即便最高的演唱会。

    能在跨年上演唱歌曲,是每个艺人无上的荣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