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旧梦重圆

    第268章 旧梦重圆 (第2/3页)

,郝今龙明确说了,感情的事他不干预。

    今天,陆天已经跟周蓉办理了离婚手续,已经没有婚姻羁绊了。

    将来何去何从,由他自己定。

    有了郝今龙的话,徐振邦最不放心的事,算是有了着落。

    对于陆天,徐振邦早就想见一见了。

    在他眼中,陆天除了是女儿的爱人,还是一个商业奇才。

    七三年、七四年港岛连续两年的股灾,陆天提前预警。

    振邦集团由债券转向了金融,躲过了股灾。

    并且在之后逢低买入不动产,没用两年,资产市值就翻了一倍。振邦集团这几年在港岛风生水起,陆天运筹帷幄起了决定性作用。

    以至于,在董事会上,只要女儿的提议,无论是否被人理解,董事会成员都会一致通过。

    其实,这一次来吉春考察,董事会起先是有异议。

    江辽向振邦集团发起邀请函同时,广东也通过外事办向振邦集团发出了正式邀请,希望振邦集团把考察的第一站放在广东。

    是郑娟在董事会上力排众议,把考察的首站放在吉春。

    私下里,郑娟明确跟父亲表明态度,即便振邦集团不投资,她自有的两个亿也会投在吉春,就当给陆天父母见面礼了。

    郑娟还跟父亲说,只要陆天说行的,一定能行,这两亿,很快会变成四亿、六亿、十亿。

    以前很多事表明,陆天的确有超前的预判性,他对陆天的兴趣,愈发浓烈起来。

    正想着,门外传来敲门声。

    徐振邦大声说道:“进来吧。”

    门打开,薛梅先走了进来,在她身后陆天和郑娟一前一后也跟了进来。

    走到小会议桌前,薛梅回身对陆天说:“陆天,这是晓晚的父亲,你叫徐董。”

    “妈,叫什么徐董。陆天,这是我爸,你跟着我叫爸就行了。”郑娟接过话来说道。

    未等徐振邦开口,陆天上前一步,躬身道:“爸,我是陆天。”

    陆天已经开口,徐振邦不好再说什么了,干咳一声道:“你爸跟我说,你和内地的妻子已经离婚了?”

    “是,已经离婚了。”陆天应声道。

    “离婚了,准备什么时候跟晓晚结婚啊?”徐振邦问。

    陆天正要开口,郑娟说道:“爸,我要是跟他结婚,万一哪天离婚了,财产就要分他一半,我才不干呢。我和陆天商量好了,我们只做名义上的夫妻,不登记结婚。”

    郑娟的话,徐振邦并不意外。

    在港岛好多豪门千金都是名义上的婚姻,就是担心将来财产会有纠纷。郑娟不仅是振邦集团的董事,个人资产也有几个亿,真要结婚了,将来一旦出现纠纷很麻烦。现在陆天与内地妻子已经离婚,郑娟可以堂堂正正说出孩子父亲是谁,这样足矣。

    郑娟和陆天不登记结婚,其实是徐振邦更愿意看到的。

    想到这里,徐振邦点了点头,指着对面的椅子,“陆天,你坐吧。”

    陆天“嗯”了一声,做到了徐振邦对面。

    薛梅坐到了徐振邦身旁,而郑娟坐到了陆天身旁。

    坐定之后,徐振邦道:“陆天,白天我已经跟江辽大领导达成了投资意向,只要京城最高层有了明确政策,三年之内最低在吉春投入十个亿。

    这十个亿除了投资汽车城、影视城外,还包括粮油深加工。

    在我们来吉春之前,广东也来函,希望振邦集团到广东投资。说实话,董事会成员更多还是希望把投资重点放在广东。你怎么看?”

    听了徐振邦一番话,陆天思量片刻道:“同等条件下,在广东投资肯定更好。无论从市场环境和人文环境,东北都不是投资的首选,现在这样,将来更是这样。”

    “你要是这么说,在商言商,振邦集团还有必要在吉春投入这么多么?投了三两亿,跟你父亲一个交代就行了。”徐振邦直了直身子道。

    “爸,我说的是同等条件下,在广东投资远强于吉春。不过,在吉春有广东没有的条件。”

    “怎么讲?”徐振邦问。

    “很简单,吉春有很好的社会关系,这是广东比不来的。”

    “陆天,我懂你的意思。可是你爸最多还能干一届,再有三四年就要退了。答应好的政策,新的领导能不能执行,这个风险还是很大的。”徐振邦直言不讳道。

    “我爸应该跟您说了,要成立省直的投资公司与港方对接,这个投资公司我会去任职。

    加上我前妻大哥周秉义用不了几年就能走上重要领导岗位,振邦集团在吉春投资是有保障的。

    这样的外部环境有利于振邦集团投资。

    除了外部环境,吉春的产业基础,丰富的粮食资源,汽车城和粮油深加工都有很好的基础。影视城可以以小博大,从影视合作入手,逐步实现项目推进。

    当然,广东那边的投资也要跟进,广东的地缘优势太明显,用不了多久,就会有天翻地覆的变化。

    我认为,从现在开始,振邦集团把产业重心由港岛向内地转移。广东、江辽,一南一北,两线发展,振邦集团在内的龙头地位,就无人能撼动了。”陆天把他的想法一五一十说给了徐振邦。

    听了陆天一番话,徐振邦沉默片刻说道:“陆天,你的想法很成熟,我决定按你的设想去跟董事会沟通。现在还有一件事,我不是很放心。”

    “爸,什么事?”陆天跟徐振邦的交谈愈发坦然起来。

    “今天会谈中,我反复强调,投资的政策什么时间能落实。

    京城来的领导一直说,很快就能落实,让我放心投资。可是,毕竟不是小数目,政策不明确,投资不能盲动。陆天凭你的判断,上面的政策什么时候能下来?”徐振邦问。

    陆天努力回忆着这段时间国家发生的大事,思量片刻后道:“爸,我判断,新的经济政策很快就能公布。我预计,最晚不会超过明年年底的三中全会,政策就会出台。”

    “明年年底离现在还有一年,可是很多意向协议就要签署了,万一你的判断失误,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