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真的有这家律所?

    第135章 真的有这家律所? (第2/3页)

热议的这两天中,还发生了一点别的事情。

    周五晚上,在梁兴昌预定的酒店会议厅中,林游参加了大夏古建筑记录与保护基金会的见面会。

    在原本的计划中,基金会的名字里只有“记录”, 而没有“保护”,因为林游觉得自己可能负担不起。

    只是后来在梁老爷子的劝说下, 他还是改变了主意,在名字里加入了这两个字。

    据梁老爷子所说,这并不需要林游投入更多资金。

    因为这些研究者都宁愿自己苦一点,也想从经费里挤出哪怕很少一部分,尽可能的为古建筑提供一点保护,延长一些存世的时间。

    另外林游专门和小梦一起,开发出了一个程序,可以根据多角度的照片、录像、扫描数据,直接在虚拟世界进行古建筑建模。

    虽然还是需要人工的参与,来进行后期的精细修正,但无疑大大提高了效率,也为参会者充分展示出了蜃楼主机在记录古建筑模型上的强大辅助能力。

    在这次的见面会中,林游见到了很多抱持着一颗赤诚之心的理想主义者,他们把生命中最好的时间,和最真挚的热情,都投入到了这样一份看不到未来的事业中。

    他们亲眼目睹着一座座古建筑的荒废和颓圮,他们努力的奔走呼号,试图挽留这一切,但结果却永远是杯水车薪。

    最后他们只能悲观的接受现实,改而去见证和记录这一切。

    如果无法挽留,至少要记录下来,证明这些古建筑曾经存在过,而且是那么美、那么精致的存在过。

    这样炙热而纯粹的灵魂,让林游深感敬佩,于是他决定——加钱!

    自己跑是不可能自己跑的,自己真要参与进去,跟着他们全国跑,那才是没事找事,只会给人家添麻烦。

    还是加钱比较有实用!

    一年才500万,对现在的他来说,跟毛毛雨也差不多了!

    林老板现在一周都是几十亿的挣。

    再者说了,投入基金会的钱还能抵税呢!

    林老板大手一挥,基金会活动经费直接翻倍,每年1000万!

    而且从今以后,只要从事古建筑记录与保护的人才能跟上,投入年年都会递增!

    虽然要拯救全国的古建筑还是远远不够,甚至仍旧杯水车薪,但对基金会现有成员的调查研究活动,绝对是充足的不像话了。

    甚至可以满足他们的心愿,不局限于记录,而是有选择的投入一些,进行一定的维护和修缮工作了。

    至于这个尺度,就交给梁兴昌姥爷子来把关了。

    梁老爷子也在计划着,用投票再选出两位老资历的教授,一起商讨这些事情。

    ————

    此外,更前一天,还发生了一件与林游有关的事情,只是很可惜,他无法亲眼见到。

    周四下午五点,夏京三问传媒办公室,徐问还在长吁短叹。

    自从最早一批成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