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永远不要低估玩家

    第313章 永远不要低估玩家 (第2/3页)

    不可能出现意外。

    看到这个好消息,林游心情大好,快步走到员工们的身边,观察起她们的进度。

    小椿正和几名女员工一起,在制作【植物方块】的外观纹理。

    在小椿的手下,【植物方块】并非千篇一律,而是有着【青草方块】、【苔藓方块】、【灌木方块】、【乔木方块】、【树叶方块】……等等众多的外观。

    这种“一种方块,多种外观”的理念,也贯彻在大量其它的方块中。

    甚至同一种外观,还有不同的纹理变化。

    ——当然,这种变化就不需要单独设计了,大多都可以通过算法来生成和调整,能省下不少工作量。

    此时小椿和几名员工在做的,就是为在【植物方块】的表面,设计绿色植物。

    不是把植物画在方块的表面,而是真实的从方块表面生长出来,一直长到距离方块表面一掌高的位置。

    林游看看这个方块,又看了看边上设计中的【黑曜石方块】:黝黑的表层岩石下,熔岩的轨迹不时发亮流动,明灭不定。

    再回头看看身后的一排【木头方块】,根据树木种类的不同,树皮质感也完全不同。

    但不论是哪种,方块表面那粗粝的树皮和沟沟壑壑,都极其细腻,摸上去彷佛能感受到岁月风霜的侵袭。

    还有制作中的【雪方块】,林游凑近之后,甚至能看到一些还没有完全融化的雪花,有着清晰精致的六瓣扇面。

    ……

    林游看着这些制作中方块,头一回担心起了蜃楼的性能……

    “椿姐,这些方块在动态材质调整下,最低效果是什么样子?”

    “最低?”小椿听到这个问题有点意外。

    她不解的看了一眼林游:“蜃楼连大都会都能流畅运行,现在只是堆方块,应该不需要降低材质吧?”

    林游摇摇头。

    “大都市流畅运行的范围,其实只在以玩家为中心的一公里半径内。超出这个范围,不仅建模会模湖,所有功能和机制,全都会暂停,以降低设备压力。”

    《仙木奇缘》

    值得一提的是:单人和多人的大都会,运行机制是不一样的。

    基于虚拟世界的构建根基,只要服务器算法交互顶得住,大都会可以无限往里面进人。

    人越多,就意味着越多闲置的神经突触参与进来,贡献模湖算力,主机那边的压力反倒越小。

    而且从脑发育角度来说,让闲置的脑神经在合理范围内有限制地动起来,还有促进儿童脑神经发育,预防成人老年痴呆等有益作用。

    但单人游戏就不行了。

    单人状态下,对大脑模湖算力的使用,是非常克制的——尽管看上去仍然很惊人,但那纯粹是大脑在这方面优势太大。

    而且还有一个很容易忽略的点:大都会的建筑,可不是真的一块块砖头垒起来的。

    很多建筑根本就是“一体成型”的,其实并不太占用算力。

    只有受到破坏的时候,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