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你们都是忠臣啊

    第623章 你们都是忠臣啊 (第2/3页)

啊!

    好家伙,河北这么大的地方,不算幽、易、莫、瀛、蓟、檀六州,已经被契丹和灾害祸害的只剩下了二百余万人。

    但是在河东,仅仅河东这十二州县,都还有五十几万人。那整个大河东,怕不得有一百万上下。

    看来自己还是占了年龄上的便宜,这要是刘知远年龄跟他差不多,鹿死谁手,那还真有的打!

    李三娘其实还挺有几分徐娘半老的风韵,年龄也不大,刚好与张昭同岁,但张昭对她却没有兴趣。

    也不叫没有兴趣,怎么说呢,刘知远也算是个豪杰,不是孟昶、李璟那样的花花公子,没必要侮辱他。

    再说,李三娘虽有风韵,但是跟花蕊夫人这种十八九岁的极品,那也差得太远了。

    因此张昭只是淡淡一点头,把手一挥,“起来吧!刘知远虽然不识天时,至生狂妄之心,但罪不在你们母子身上。

    念及刘知远与河东军民昔年抗击契丹有功,尔母子二人去洛阳居住,封刘承佑为顺义侯,赐宅院一座,年给俸禄二百贯,好好奉养母亲吧!”

    李三娘闻言大喜,张昭这种表态,肯定就是不会为难他们母子,当即再次叩首泣不成声。

    被吓得傻乎乎的刘承佑此时也才回过神来,对着张昭叩首不停,连呼:“谢圣人不杀之恩。”

    张昭没有去住刘知远在河东节度署衙中的北平大王府,而是直接住进了被称为唐皇宫的晋阳宫。

    当年李渊就是在这里,被次子李世民怂恿由此南下定鼎中原,开启唐朝三百年天下的。

    当然这已经不是李渊时期的隋朝晋阳宫了,原本的晋阳宫早已破败,现在这个看起来还挺适合居住的晋阳宫,是李克用、李存勖父子重修的。

    张昭一见晋阳宫,就十分喜欢,富丽堂皇,大气磅礴,还居于天龙山脉尾端,西南就是著名的天龙山石窟。

    这天龙山石窟,虽然也后世名声不显,但那是因为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遭到了列强文物强盗的毁灭性掠夺,后来天龙寺又被大火焚毁,石窟基本被毁弃。

    但是现在,经过北齐高欢、高洋父子一直到隋炀帝杨广的开凿,天龙山石窟比敦煌莫高窟更美丽,与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

    区别于此时,也就是唐代雕塑风格严谨、精湛,龙门石窟则以逼真,形象写实,充满生活气息著称,更易让人心生祥和之意。

    入了城,当然要大宴功臣,张昭看着远处的天龙山石窟和天龙寺,张昭对身边的李昉说道。

    “此地风光豪迈,气候凉爽,天龙寺庄严秀丽,正是避暑的好地方。

    速速遣人送信至东京,请两位皇太后,贵妃,金国大王与魏国大长公主往晋阳一行。”

    张昭心里还是对晋阳有些忌惮,因此想了想,干脆把母亲和孩子们弄到晋阳来住一段时间,加强一下张周皇室和晋阳百姓的联络。

    想了想,张昭还觉得不够,喊住了正要去拟旨的李昉。

    “让皇后也来一趟晋阳,密旨告诉她,来晋阳时就诏免晋阳、太谷等十二县百姓三年的盐铁税、绢帛税、农器钱等杂税。

    再免河东百姓三年的丁口银,东京的留守重任,就交予贤德贵妃曹氏处理。”

    此时的赋税种类与中唐一样,还是实行春秋两税制,但是在农田这种基本税以外,还有大量的有随田赋带征的农器钱、曲钱、牛皮税和进际税等附加税。

    此外,还有按人征收的丁口钱、盐铁税、绢帛税等杂税。

    这时候的百姓,负担是非常重的,甚至连一般富户和小坞堡土豪赋税都很重。

    因为朝廷上可全是蛮不讲理的武夫,别的好说,律令很多时候都可以不严格执行,但是你敢不交税,那就一定要斩人的。

    而刘知远为了和张昭相抗,在河东征税种类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十六种,河东居民的负担,实在是太重了。

    李昉闻言,想张昭建议道:“圣人新入晋阳,人心尚未稳固,不如圣人先以刘知远残害河东百姓过甚为由,先召免河东、云州等地的丁口银以安定人心,等皇后到达晋阳,再免三年杂税。”

    张昭听完点了点头,确实应该这样,一是稳定人心,而是逐步施恩,两次叠加,更能在百姓心中加深印象。

    于是,张昭立刻对外宣布,免除河东、云州等地二十七州今年秋的丁口银。

    之所以没有一次性免三年,也还是考虑到公平和财政压力。

    不过就是这免一年的丁口银,立刻就让晋阳城欢声雷动,张昭在远离城区的晋阳宫,甚至都听到了欢呼声。

    李昉出去后,郭荣、郭谨、王殷、刘词、李韬等河东诸将被带了进来,郭荣还有些不好意思,但张昭还是赶紧招手让他过来。

    “三郎,怎的如此生分了?快快过来!”

    郭荣面露感动之色,走到张昭身前十余步处,猛然拜伏在地,泣不成声。

    “臣辜负陛下良多,也辜负了昔年的袍泽,滏阳城下还杀伤了大周兵将,虽九死不能赎其罪,实在无颜再见圣人。”

    郭荣这可不是做戏,而是真情流露,在滏阳城时,外面的周军喊杀声震天,双方多次在破损的滏阳南城短兵相接。

    郭荣虽然没有手软,但心里的负罪感一直非常重,此刻见到张昭,心里几乎都到了崩溃的境地。

    张昭也长叹一声,“你郭荣听闻母亲病重,没有贪恋高官厚禄和远大前程,千里赶回去是为孝。

    滏阳城中力战,没有因为与朕的特殊关系就背叛刘知远,是为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