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2章 南进-收下当狗

    第862章 南进-收下当狗 (第2/3页)

后,就只能是女眷为军妓,丁壮为奴工,高过车轮的男童全部杀光的地步了。

    说罢,章成第二次将数千段思忠和乌蛮部大小头人的家眷释放,也将兵丁全部释放,随后继续往更南的思下馆(蒙自)挺进。

    不过这次不一样了,被释放的段思忠家眷们不愿意再走了。

    一是越往南路越难走,他们长途跋涉很可能到不了地方就得死一大片,二是下一次被俘,就不会再有优待。

    眼见朝廷兵马如此强盛,不用想,下一次被俘也是大概率的事情,到时候就麻烦了,于是他们只派出十几个半大小子骑上马去通报段思忠等人,其余人则不走了。

    这正中章成下怀,于是当即把家眷们安置在了建水城中。

    五月中,章成率军到达了思下馆,这里根本无人守卫,城内百姓见到周军后,也并未慌乱。

    因为经过三个多月的两擒两放,章成已经成功把周军的招牌给打出来了。

    城中百姓不但不慌乱,甚至还有大量白人没走选择了投靠,并把段思忠等人已经逃往西南边乌蛮部控制的山区,也就是后世云南绿春县一带的消息,透露给了章成。

    不久,位于后世个旧市东面麒麟山上的阿僰部头人,率大小土酋数十人来思下馆拜见章成,表示臣服。

    两天后,控制后世文山、麻栗坡一点的僚子部头人侬民富率侬人、沙人、僚人等各部豪酋百余人,则前来思下馆拜见章成,同样表示愿意归附朝廷。

    这两部之所以来的这么快,就是因为章成这两次释放的兵丁中,有大量这两部的百姓。

    章成不但不杀他们,还赐予豆麦黑黍等粮食,展现出来的愿意怀柔处理此事的诚意,打动了这两部。

    其中阿僰部归附之后,就标志着段思忠和乌蛮部没有了选择。

    因为云贵高原这块地上,山林中根本出产不了多少粮食,更别提盐糖茶布等必需品。

    唯一物产丰富的地方,就是这些高山中夹杂的一些被称为坝子的盆地平原。

    而通海都督府辖地中,只有三块坝子,也就是通海、建水、思下馆加上目则(个旧)这三块。

    有了这三个坝子在手,章成完全可以等段思忠和乌蛮部扛不住了下山主动来找他,不管是打是和,这都会有个结果。

    一般征讨云贵,是不用去漫山遍野去追他们的,人家是本地人,你根本就追不上,山林里一钻,瞬间就没了身影。

    在这种山林中,生长于广袤华北平原的重甲武士,河西和草原的铁骑,钻起山林来,还不一定有别人半大小子快。

    所以还是跟征服草原一个套路,草原是顺着河流找,云贵是占着坝子等他们来。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蛮干,但代价就是双方都精疲力尽、死伤惨重,不到明末奢安之乱那种规模,万万不可采取这种方式。

    而如果说阿僰部的投靠断绝了段思忠和乌蛮部最后一点希望,那么僚子部侬民富的到来,则在当地人心中不亚于一场地震。

    因为侬民富所代表的,不单单只是现在掌控了文山、麻栗坡一带的僚人。

    他代表的,还有接受了南汉册封,在今桂西北,也就是百色以西的西林等县,以及现在属于静海军广源州(越南高平一带)的僚人侬氏家族。

    侬姓,可以说是后世被归于壮族的这些部落中最大,影响力最广的氏族。

    且侬氏家族,宋后千年以来基本忠于朝廷,是不错的合作对象。

    历史上唐末静海军独立为越南后,侬氏一族成了西南边疆对抗越南蚕食的主力。

    哪怕是在北宋闹出叛乱的侬智高,那也是个可怜人,他的本意并不是要反抗。

    我大宋在把自己人推到敌人这方面,确实有特殊的本领。

    侬智高这么个父亲叔伯被越南李朝杀害,跟越南人有深仇大恨的主,都被逼反。

    遥想历史上,侬智高数次以训象、金银贡献,最后卑微到求教练使这么个垃圾官,甚至只求北宋朝廷赐他一袭官袍好做吓阻李朝之用的人,竟然都能逼到只能起兵做困兽一搏。

    结果,北宋大大的现了一回眼,整个广南西路几乎糜烂,百姓死伤数十万,耗费军费数百万贯,面子里子输了个干干净净。

    我张圣人,自然不会做北宋朝廷这样的软蛋事情,因此对于章成如何处理西南俚獠各族是有交代的。

    在张圣人看来,目前最适合这些地方的制度就是土司制。

    当地大族少的地方,就安插汉人豪强勇武者进去当土司。

    当地有大族的,就让这些大族直接成为朝廷承认的土司。

    并且还要适当增强一下他们的实力,让他们把多余的人口继续向南迁徙,每向南占据、开发一地,就直接把土司的封爵和赏赐砸过去,帮助他们在当地站稳脚跟。

    让他们和汉人,确切的说是和龙韬院中的张周勋二代、三代们一起不断往南蚕食,在中南半岛建立上百个大大小小半独立的藩国。

    当然,最重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