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灾情

    第一百四十章 灾情 (第1/3页)

    小冰河时期下的大明,的确带来了诸多破坏和灾难,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只可惜奉行重农抑商的国策,使得大明没抓住这次充满崎岖的机遇。

    相比较于多灾多难的北方诸省,地处气候温和的南方诸省,虽说也常有灾害发生,但南方诸省的繁荣,却也是真实存在的。

    怎奈盘根错节的特权群体,牢牢把持着一应财富,资本萌芽在纺织业落地生根,走私海贸盛行,盘剥着底层百姓、

    大明朝廷,在南方诸省的赋税征收,一直处在有心无力的尴尬境遇。

    这导致大明在频繁的平叛中,频繁的赈灾中,国力一点点被耗尽,直到甲申国难的到来,大明王朝轰然倒塌。

    ‘大明现行严峻的党争风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皇权和臣权之争,这皇权一直处在下风所致。’

    坐在这文华殿内,崇祯皇帝有感而生,‘万历朝闹出的国本之争,就变相验证了这一点啊。

    皇祖父,皇考,皇兄他们,三位大明天子,很长的万历朝,短暂的泰昌朝,不长不短的天启朝。

    不同的执政风格,无不是在演绎着皇权的兴衰啊。

    现在朕算是明白了,皇兄为何要当木匠皇帝,要重用魏忠贤了。

    处在那样的局势下,坐看东林党强势崛起,不顾社稷,空谈误国,一门心思想斗垮齐楚浙党等派,好报先前的仇恨,这也难怪会有阉党的横空出世啊。’

    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奏疏,崇祯皇帝的内心颇为感慨,治理大明难啊,无时无刻都会有大堆事宜要解决。

    山陕籍难民安置事,交由孙传庭、孙祖寿他们处置。

    罢黜诸多巡抚,特设直隶巡抚,卢象升在忙,军机处在忙,内阁也在忙。

    户部这边也很忙。

    仓场也在忙。

    驿传改制也在忙。

    河道也在忙。

    皇庄也在忙。

    这还不算陕西的平叛流寇,山西的肃贪和镇压民乱,辽前的平叛事。

    大明要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就算自己再怎么勤政克己,只怕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