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阎应元的大礼

    第一百五十五章 阎应元的大礼 (第2/3页)

子,很大程度上就会陷入别动。

    甚至特设的军机处,从较大程度上来说,也是会受文官群体的影响,不可能做到绝对的部署。

    不过叫军机处总揽平叛事,却能在国朝层面,形成统一的部署,减少不必要的流程,这也是崇祯皇帝最看重的。

    而在前些时日,顺势设立的赈灾公署和理藩院,那势头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这个赈灾公署,包括地方上的赈灾行署。

    在大明文官群体的眼里,这就是一个非法组织,是不受大明主流所承认的,是侵害他们利益的。

    然而崇祯皇帝偏要用这个机构,来吸纳没有出路的寒门生员,甚至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生员,乃至是更宽泛的读书人群体。

    叫他们通过严峻棘手的赈灾事,在基层狠狠的摔打磨砺,哪怕中途有退却的,哪怕十个里只能培养出一个,这对崇祯皇帝来讲,都是稳赚不赔的事情。

    再一个若是在他们之中,敢有把手伸到赈灾粮饷上的,那崇祯皇帝杀起来,就没那般多要思量的了。

    晋升的希望都给你们了,只要踏实肯干就能逐步擢升,若这样还敢贪污,那不就是自寻死路吗?

    北直隶和山东两地,是崇祯皇帝着重布局的。

    毕竟两地的巡抚,一个卢象升,一个袁可立,外加上登来巡抚孙元化,都是务实、肯干的贤才良臣。

    由他们所在辖区内,主抓起来的地方赈灾行署,定然能起到不错的成效。

    “对了王伴伴,李自成这边,是否离京赴津了?”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继续询问道。

    王承恩欠身道:“回皇爷,是昨日离京的,一应的人手,包括所需甲具、军械等,都一同押送天津,包括皇爷要传递给东江的密旨。”

    最近朝堂这边,地方这边,闹出的事情都不少,这牵绊着崇祯皇帝的精力,不过对李自成一事,崇祯皇帝还是很重视的。

    好在内廷这边,有较为完善的班底,能帮崇祯皇帝分忧,不至于说拖后腿,这给他省去不少麻烦。

    “真快啊,转眼间李自成就走了。”崇祯皇帝放下茶盏,感慨道:“希望这个李闯将,别叫朕失望啊。”

    王承恩的心里有些生疑,为何自家皇爷这边,会对李自成这个叛贼,表现的这般重视?

    难道大明多年来,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就靠一个李自成,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