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财政缓解

    第二百三十五章 财政缓解 (第2/3页)

逐步打开,崇祯皇帝是愈发忙碌了,尽管多数政务,被送到内阁那边,崇祯皇帝所主抓的,是他看重的那些谋划。

    但纵使是这般,依旧是很忙碌。

    “臣…毕自严,拜见陛下!”

    “免礼吧。”

    崇祯皇帝放下御笔,见毕自严的脸上,是难掩的激动和喜悦,眉头微挑起来。

    “毕卿,此来觐见,所为何事?”

    “启禀陛下,臣此番觐见,是禀明户部所征榷税、关税等事,就当前所掌控的情况来看,国库这边,今岁会增收四百多万两银子。”

    说着,毕自严捧起所持奏疏,王承恩见状忙快步上前,接过奏疏,朝御前呈递过去。

    “四百多万两银子?”

    崇祯皇帝一愣,接过奏疏,遂认真的翻阅起来。

    “没错!”

    毕自严难掩激动道:“张家口所开榷关,户部增设国税处,都取得不错的进展,特别是张家口榷关。

    从明确榷关重开,筹建十三行以来,云聚于此的商贾增多,所贩茶叶、丝绸、盐等物规模很大。

    土默特、察哈尔、喀喇沁等诸部草原势力,皆取得了互市的成效,甚至河套那边,也有不少贸易往来……”

    听着毕自严所讲的那些,崇祯皇帝脸上笑意更盛,对于游牧民族的草原势力,对外补充日常所需,是非常有必要的。

    特别是茶叶和丝绸,那一向是草原诸部最需要的,前者为了健康,后者为了信仰。

    万历朝为封锁制裁建虏势力,简单的关闭榷关和马市,不仅叫大明失去一项重要财源,还叫北疆诸镇遭受草原侵袭。

    而范永斗这批汉奸走狗,趁此机会大发国难财,使得建虏非但没有被制裁,还叫大明增加很多支出成本。

    “政策永远是没有错的,错的是人,方式方法。”

    崇祯皇帝合上奏疏,看向毕自严说道:“按照现有的趋势来看,户部这份奏疏,言明今岁能增收四百多万两银子。

    的确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毕卿,你要特别注意一点,有司对榷关的监管,必须要再加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