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四章 以战促变

    第三百一十四章 以战促变 (第1/3页)

    历史是由一个个小事件,通过不断地叠加堆积起来的,往往一件事情的改变,就会形成连锁反应。

    “当前陕西治下的平叛,已经迈向了新的阶段。”

    崇祯皇帝稳坐在龙椅上,看向传召进宫的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刘文秀等五军营将校,神情严肃道:“局势对于朝廷而言,算是越来越有利了,不过考虑到神机营这边,长期在平叛前线,朕打算分批对神机营和五军营实现轮调。

    从最初整顿京营算起,五军营和神枢营的改变,朕都看在眼里,不过一支没经历战争洗礼的军队,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强军。

    三大营,朕倾注了很多心血,不止是为拱卫京畿所用,你们应当成为大明的精锐,不管遇到怎样的强敌,都能坚决的碾压过去!”

    毛承禄、孔有德、孙可望、刘文秀等一众将校,无不是眼神灼热,流露出难掩的激动。

    天子让他们率部赶赴陕西,和神机营进行轮调,继而参与平叛流贼一事,这的确是他们没想到的事情。

    不过每每从军机处这边,收到来自勇卫营和神机营,在陕西前线镇压流贼叛乱,所取得的相应战绩,也激起毛承禄他们的斗志。

    “如果朕没有记错的话,五军营所辖的各部大军,规模加起来在73265人吧?”

    环视殿内众将的反应,崇祯皇帝伸手道:“且五军营以游击将军为分界线,都先后分批抽调,进皇家军事学院进修,在完成相应的课业,通过组织的考核后,才获准顺利毕业,再度回归五军营的吧?”

    “是的陛下。”

    毛承禄上前行礼道。

    作为崇祯皇帝心里看重的军队,像勇卫营、神机营、神枢营、五军营、四卫营这批次的军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产军队,是依靠国库和内帑的供养,在崇祯皇帝的逐步调整下,进行着相应的改变和操练。

    “不容易啊。”

    崇祯皇帝感慨道:“一直以来在外朝不少文官眼里,觉得我大明的武将,就该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