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 革辽(1)

    第三百一十五章 革辽(1) (第2/3页)



    而期间推动的撤卫设府诸事,一旦能初见成效的话,甚至能无需朝廷调拨粮饷,就能确保辽地安稳。”

    随着黄得功所领将校团,护送阎应元、陈明遇这批士子,赶赴到辽西之地后,围绕辽西的种种变动,一直在悄无声息的进行中。

    特别是黄得功奉旨所领的镇辽军,在孙承宗的协助下缔造,算是初具规模了。

    后续所要做的事情,就是逐步扩编至所定建制,并初步形成相应的战力。

    鉴于当前所处的形势,孙承宗没让黄得功所领镇辽军,继续驻守在广宁城,而是让他率部接替满桂,提前肩负起固守辽西前线的重担。

    此外孙承宗也想通过此等部署,顺势推动辽西的撤卫设府,让安耐不住性子的人,主动跳出来,以便于彻底清除掉死硬派!

    黄得功走了。

    领着麾下所统镇辽军,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广宁城,这必然会在此后的时间里,影响到锦州、宁远等地。

    “督师,看来秘密筹设锄奸队,是很有必要的。”在黄得功离开没多久,茅元仪却神情严肃,从辽西某地赶回广宁。

    “就在过去半个多月内,下官执掌的锄奸队,就查出不少潜藏的建虏暗桩,拔出萝卜带出泥,又揪出一批细作。

    现在这批人的审查,还在秘密进行中。

    真是不敢想象,如果贸然让阎应元这批读书人,前去辽西各地,尊奉陛下的旨意,落实撤卫设府诸事,会形成怎样的态势。”

    “那必然会遭受暗杀,甚至是秘密拉拢。”

    孙承宗双眼微眯,语气感慨道:“秘密创设锄奸队一事,是陛下所命的,当初本督也没想到此事。

    看来从万历朝开始,建虏就觊觎我大明辽疆,为此谴派众多的暗桩,在背地里干这等腌臜事。

    不然我大明每每想展开行动,可建虏却总能做出相应调整,继而对我大明军队,展开针对性的攻势。”

    随着辽西的全面收复,大明在辽疆的战略纵深,亦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