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七章 众生相(4)

    第三百六十七章 众生相(4) (第1/3页)

    “臣等拜见陛下!”

    “拜见大明皇帝!”

    崇祯皇帝弯腰从銮驾内走出,环视眼前所聚的武备院诸臣,脸上露出澹澹的笑意,支撑大明走原始工业化,走维新变法的根基,就是眼前这批涉足各领域的精英。

    保护好他们,就保住了火种。

    生产力想得到提升,就离不开科技树的攀升。

    只不过科技树的进取之路,需要足够的耐心和时间,需要海量的银子支撑,需要大批的人才参与,唯有满足这些客观条件,才有可能形成量变,继而诱发质变,最终形成井喷式发展的格局。

    “免礼吧。”

    崇祯皇帝笑着摆手道:“每次朕摆驾西山,内心都是最高兴的时候,这代表着武备院在某一领域,取得了相应的成果。

    方以智呢?

    朕先前所提的蒸汽动力学,能取得一些斐然进展,方卿所起作用很大啊,走,陪朕去看看所研制的初代蒸汽机。”

    “臣领旨。”

    方以智从人群中走出,在黄道周的注视下,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随后毕懋康、宋应星一行,纷纷跟随着崇祯皇帝的脚步,朝武备院核心区域赶去。

    崇祯皇帝此来西山所驻武备院,就是他朝思暮想的蒸汽机,终于从无到有研制出一个初阶雏形。

    武备院所研制的蒸汽机,和崇祯皇帝所想的蒸汽机,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甚至连长效运转都不能保证。

    蒸汽机的运转原理,在该时期尚属未涉足、未开发的全新领域,纵使是最简陋的初阶雏形,所产生的含义和影响都是不同的。

    这代表着一种可能。

    “陛下,其实目前武备院所研制的蒸汽机,尚不能被称作蒸汽机,应该叫蒸汽传动装置更贴切,其并不具备整体运转的能力,很多技术壁垒并没有被真正攻克,所存问题依旧很多,诸如气密性改良、冷却装置、动能传导装置等等,都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这也是蒸汽传动装置无法进一步突破的根源。”

    “叫蒸汽机也好,叫蒸汽传动装置也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