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礼法之争

    第六章 礼法之争 (第1/3页)

    矛盾,是当前大明表现最为突出的,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税法、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大大小小的矛盾。

    在上述这般多的矛盾中,所牵扯最多的就是阶层引发的,除了皇帝以外,还有文官、宗藩、勋戚、武将、士绅、读书人、商贾等各个阶层,每个大阶层,都有着他们各自的诉求和利益,而在这些大阶层之下,还存在着诸多小群体,这又让诉求和利益进一步细化,由此引发很多矛盾。

    过去的大明,遭遇战争、灾情、腐败等多维度的外因影响,使得想有效整顿弊政,总会被迫中止或搁置。

    崇祯皇帝对此是深有体会。

    时下在他的影响下,大明遭遇多维度的外因影响,相对应被削弱很多,这也使得崇祯皇帝能主动做些改变。

    攘外必先安内。

    安内必先攘外。

    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不管是对内,亦或是对外,都必须要有一个相对安稳的局势环境,这样才能确保所谋之事,能够逐步的谋成。

    “今后东厂、西厂、内厂所兼领的职权,会逐步的进行调整。”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着跪在地上的王承恩、曹化淳、方正化一行,神情严肃道:“内务府虽说总揽宫廷事务,不过有些事情,是内务府所不能涉及到的,你们都是朕信任的心腹太监,有些外臣不能做的事情,你们就要为朕做好。”

    “奴婢等遵旨。”

    王承恩他们当即作揖道。

    取缔残酷的太监制度,并非是朝夕间就能够办成的,毕竟改制度伴随着皇权一起,存在很长时间。

    崇祯皇帝特设内务府,是为更好的帮他分忧做事,更广泛的招揽一批人才,以此完成特定的谋划部署。

    随着内务府的逐步崛起,或许在外朝产生的影响,还没有真正彰显出来,不过在内廷产生的影响,就已经开始彰显出来了。

    现在紫禁城内所豢养的太监宦官,是极为庞大的存在,如果不能妥善安排好这件事情,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