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江南织造局

    第三十四章 江南织造局 (第2/3页)

顿,倘若遇到任何问题,要及时的向朕禀明情况,向徐卿多多的商榷怎样解决才行。”

    “臣遵旨。”

    毕自严作揖行礼道:“有内阁的支持,户部所承受的压力就能减轻,臣现在对初期的盐政整顿,心里有着很大的信心。”

    崇祯皇帝脸上的笑意更盛。

    徐光启也好,毕自严也罢,这都是务实派的典范代表,是有着公心的,是愿意为社稷分忧的。

    说起来,让韩爌离开内阁首辅之位,崇祯皇帝也曾让毕自严上位,不过后来想想,觉得这样做不太合适。

    新一届的内阁首辅,应该起到均衡和协调的作用,而不是轻一头重一头,这对大明今后的维新变法,其实是没有太多的好处。

    大明不能存在严重偏科的现象,要做到在某些领域突出表现,在剩余领域均衡表现,这样才不会出现木桶效应。

    倘若某一块木板过短,其他木板就算再长,那内部所承载的水,其实依旧是很少的,这对大明来说没有任何用处。

    就在崇祯皇帝和毕自严,就初期盐政整顿的一些事宜,进行深层次探讨时,王承恩躬身走进殿内,作揖行礼道:“皇爷,内务府诸大臣求见。”

    “毕卿,所存的问题,目前就这些。”

    崇祯皇帝看了眼王承恩,对毕自严说道:“那今日奏对就先这样,之后这段时间,涉及到盐政整顿的事宜,卿家要多操些心,确保初期整顿能平稳落实。”

    “臣遵旨。”

    毕自严当即作揖道。

    对内务府诸大臣的到来,毕自严的心里生出些疑惑,现在内务府做的事情,很多都不局限于宫廷事务,甚至有部分是侵占外朝有司职权的。

    不过涉及到的这部分事宜,内务府又没有动用国库存银,这也使得毕自严也好,包括其他一些瞧出状况的朝臣,只能将这些心思压在心里。

    毕自严走出乾清宫,和进殿的钱肃乐、李长祥、黄道周一行打个照面,不过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