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朱聿键就藩

    第七十一章 朱聿键就藩 (第1/3页)

    “朕为何这般看重朝鲜,甚至于将移藩首选定在济州岛,卿家真的清楚吗?”

    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坐到石墩上,伸手示意金铉坐下,“说起来,从东江平虏前指筹设,卿家也曾多次前去朝鲜,想来是了解朝鲜的吧。”

    “臣…想到过一二。”

    金铉先是作揖一礼,随后坐到石墩上,微微欠身道:“从陛下提出泛辽东战略,我大明于辽地的整体布局,就是围绕着掣肘建虏,限制建虏展开的。

    这样能让我大明从战争泥潭中出来,不直接与建虏硬碰硬,毕竟从万历朝后期开水,我大明军队就一直惨败于建虏,这是不争的事实。

    朝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扼制建虏对外扩张的一个战略支点,就像当初征伐努尔哈赤时,叫……”

    听着金铉所讲的这些,崇祯皇帝的心里生出感慨,与建虏的交战和对峙,永远绕不过去的就是萨尔浒惨败。

    就是从这一战算起,大明在辽地的处境,开始变得愈发被动,这背后掺杂的因素有很多。

    一个党争。

    一个腐败。

    就这么两件事情,导致大明在辽东这一区域内,接连不断的出现战略失误,继而损失一批批精锐之师,战死大批能战将校。

    贺世贤、童仲揆、戚金、秦邦屏……

    数不清的大明武将,不是被坑死了,就是被害死了,这导致大明的军队嵴梁,被一次次的打断。

    一个辽沉之战。

    一个广宁之战。

    就因为朝堂党争的影响,对辽地的战略失误,加之东林党人的咄咄逼人,甚至也要算上齐楚浙党等派,使得大明错失一次又一次的机会,继而叫建虏不断势起,天启朝时期的建虏八旗,崇祯朝时期的建虏八旗,就是被这样一次次养肥的。

    当然建虏固然可恨,可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人家的确抓住一次次能壮大自身的机会。

    在这场双方较量和博弈的格调下,大明受内部不稳的影响,导致建虏逐步变强,直到彻底在辽东站稳脚跟。

    “卿家说的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些地方没有想到。”

    崇祯皇帝收敛心神,看向金铉说道:“大明需要朝鲜,不过需要的,不是一个表面臣服的藩属,而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