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1)

    第八十四章 内修文德,外治武备(1) (第1/3页)

    「当前在辽地、朝鲜等地,区域战争和冲突变得愈发尖锐。」

    崇祯皇帝神情严肃,看向被特召进宫的钱肃乐、黄道周等内务府大臣,朗声道:「这对于国朝而言,是一次绝佳的机遇,同样也是不小的挑战。

    倘若不能很好的把握这次风向,那非但不能帮到国朝中兴,相反还会威胁到国朝安稳。」

    针对大明外围的局势变动,崇祯皇帝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部署,那么相对应的来说,大明内部的调整和改变,也必须顺势明确下来。

    「于北方诸省筹建军工产业一事,与北方沿海发展造船业一事,内务府要适当的做出一些必要倾斜。」

    崇祯皇帝端起茶盏,呷了一口,「涉及到上述产业的份额,包括各项资源的加持,都必须要进行适当的增添。

    如果国朝能把握住这次风向,将上述产业发展起来的话,那对于整体发展而言,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陛下不可啊。」

    黄道周快步上前,作揖规谏道:「时下在内务府这边,根本就没有多余的内帑份额,去做这些事情。

    特别是像军工产业、造船业,是极其耗费银子的产业,这副重担如果再给内务府增加的话,那内帑是会崩盘的。

    陛下,您还有所不知吧,内务府今年到期兑付的债券份额,就有700万两银子,这还没有算上相应利息。」

    「臣附议。」

    钱肃乐紧随其后道:「内务府现在做的事情,不单单涉足军工产业、造船业,还牵扯到众多的产业。

    臣等一直都在努力的维系,这种脆弱的收支平衡。

    并非是臣等向陛下诉苦。

    实则是现在的内务府,根本就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如果陛下真要这般做,那会影响到内务府既定的谋划部署。」

    内务府的差事和职权,真不是一般人能做的,压力之大,唯有内务府所辖职官,心里最为清楚。

    「都讲完了?」

    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看向黄道周、钱肃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