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方维新(2)

    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方维新(2) (第1/3页)

    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随着内务府诸大臣和官员,将涉及财政层面的桉牍一一宣读,乾清宫正殿的氛围,却开始变得耐人寻味起来。

    “陛下,内务府整理的这些桉牍,分明是在断章取义。”在张肯堂宣读之际,温体仁从朝班中走出,作揖行礼道。

    “就像人丁税,从孙传庭藐视国法,公然违背祖制,于河南推行所谓的摊丁入亩,就引起极大的公愤。

    人丁税乃是重要的赋税之一,是牵扯国朝的根本所在,可是孙传庭却为了自己的仕途,根本就不顾及这些。

    从河南试行摊丁入亩以来,到现在扩展到北直隶和山东两地,来京告御状者不断,倘若继续这般下去,纵使国朝能征收较多的人丁税,可大明的社稷根脉,也在遭受破坏啊。”

    “温阁老,你说这话就不对吧。”

    本在聆听的毕自严,见温体仁出来打断,当即皱眉道:“摊丁入亩之政,是确保国朝所定赋税的延续,本辅倒是觉得孙传庭试行之策,没有什么不妥的。

    土地多的,多交人丁税。

    土地少的,少交人丁税。

    没有土地,不叫人丁税。

    这难道有什么不对的吗?

    从万历朝后期开始,我大明治下各地,就频繁的出现灾情,这使得国朝治下的自耕农群体锐减。

    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国朝征收的赋税规模,就一直处在持续下降的趋势,为此国朝先后摊派辽饷、剿饷、练饷等,以缓解国朝财政的压力。

    可是这样一来,却造成更为严重的问题,实际摊派征收的税收,没有增加太多,可地方上的矛盾却日益激化。”

    赋税征收,这是一个亘古不变的话题。

    不管是在大明也好,亦或是其他朝代,想要确保国朝的正常运转,就必须要有一个健全的良性循环框架。

    赋税应当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可是每每到王朝后期,赋税征收的崩坏速度,超出了寻常人的想象。

    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本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