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三章以直抱怨

    第五百一十三章以直抱怨 (第1/3页)

    七百多人授官的情况用红纸金字张贴在雍公府外的粉墙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严松等人的名字用红笔圈去,「狼心狗肺」、「忘恩负义」的骂声不绝于耳。

    那些榜单上的名字成为众人羡慕的对象,一袭青布衫,耳边簪金花成了科举得中试子的形象。

    棉布衫服帖柔软,穿在身上显得挺拔俊秀,有如玉树临风,身着青棉衫的试子走在街上,迎来四处羡慕的目光和殷切的议论。

    那些榜上无名的试子也想着扯上数尺做件青衫,穿在身上至少让人觉得自己是个读书人,青衫簪花成为襄阳城中的风尚。

    襄阳学宫广开方便之门,藏书阁允许读书人借阅,自然成了落榜试子们最常去的地方。而学宫崇志堂宣布再招收四百名学生,更是引来数千人报名。

    在学宫中读书不用为食宿担忧,学宫内丰富的藏书可以尽情饱览,学有所成可以前往学庠教书,甚至能被师长推荐出仕,简直是读书人理想的乐土,让那些寒庶出身的试子趋之若鹜。

    襄阳学宫中有名的大儒就有十多位,还有圣人后裔崇圣侯孔夫子讲学,谁不想去听听这些当代大儒讲课,将来与人说起也是份资历。若是能被大儒看中收为弟子,那几乎等同于科举考中,将来同门的师兄弟更是难得的资源。

    君不见,今科取中的榜单上有数十位都出自这些大儒的门下,听闻考试所用的试卷是大儒们所拟,只要能入学完全有可能从平时大儒们的讲学中探知几道考题,比起一般人来说岂不是多了几分把握。

    十一月三日,杨安玄在襄阳东码头送别司马珍之为首的朝廷官员,司马珍之满面春风地率众与杨安玄揖别,这趟对他来说又是盆满钵满,不光是他,但凡来的朝廷官员都有收获,只有倒霉的令史凌谟与其他军情司的谍子押在另一条船上。

    来的时候是三条船,两条战舰相护,回去的时候多了一条船,专门「押」送军情司的谍子,而随行的试子则分散在三条船上。

    船在战舰的护送下缓缓离开襄阳码头,顺汉江而下,转瞬便没了踪影。杨安玄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起来,轻声问身旁的丁全道:「可准备妥当了?」

    「申昶两天前便带人离开,他办事谨慎,主公大可放心。」

    杨安玄点点头,一甩大氅,翻身上马,一声轻喝,在一众亲卫的护送下回返襄阳城。

    江上行船快逾奔马,凌谟看到两岸青山飞速而过,长舒一口气,对着身边的吕洽等人道:「总算是脱了虎口,此次虽然无功而返,诸公还是有苦劳的,到了建康沈司使必然会论功行赏。」

    董渊是潜伏在襄阳据点的头目,因为配合凌谟行动暴露了身份,数年辛苦成了泡影,回去还可能受到处分,对凌谟满怀怨气,冷哼一声道:「凌典史,你是有苦劳,可牵累愚挨罚,着实不地道。」

    董渊职位在凌谟之上,凌谟陪着笑道:「董兄,这次你受愚牵累之事愚会向沈司使禀明,等到了建康愚摆酒向董兄赔罪。」

    卫度笑着缓和道:「两位,能逃得性命已属万幸,宋公仁德,到了京城定不会薄待我等。」……

    棉布是新事物,别说寒门士子对这身棉布衫视若珍宝,便是杜骥这种出身豪门的人也对棉布衫十分满意,想着买上数匹给家人做衣衫。

    西市沈氏布庄,人满为患。自九月棉布上市以来,这里便车马不断,人流不息。

    一万二千钱每匹的价格让不少人望而却步,但前来购棉布的顾客依旧源源不断,货源不足,布庄不得不每日仅售百匹。

    沈氏布庄南北向,将三处店面合并在一起,中间是售卖各种布匹的商铺,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