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四十章 公孙侍郎,本殿下回来了

    第两百四十章 公孙侍郎,本殿下回来了 (第2/3页)

过不掩功,你部下徐志穹在北境战士中战功卓著,提灯郎奋勇杀敌,这件事情本宫也是记得的,该赏的时候,本宫绝不吝惜,本宫同样加封你为星文阁直学士,这事情也和内阁商议过了。”

    钟参赶紧谢恩。

    “阴阳司在战事中同样功不可没,加封太卜星文阁直学士!”

    太卜也赶紧谢恩。

    一连串操作来的太快,公孙文来不及应对。

    貌似也不需要应对,吏部侍郎的职位还在,无非加封了几个直学士的虚职,不予理会就是了。

    看来太子学会了识大体,知道什么人不能招惹,知道如何守住自己的位子。

    既然他有自知之明,朝堂之上且先放他一马,待散了朝,再向他施压。

    太子接下来问了农事,户部尚书禀曰:今年的收成不及往年,但好歹保住了七成。

    问了农事再问工事,修河堤、修水渠的钱该出还是得出,其余工事一律减免。

    接下来问到了吏治,官员升升降降,太子没有理会,公孙文再出一口气,他提拔的那那些弟子也安全了。

    再接下来要问兵务,这就是关键了。

    兵部尚书空缺,隋智昏迷不醒,只剩下一个右侍郎,太子却要问个明白。

    “兵部右侍郎方世臣,本宫问你,十万大军准备的如何了?”

    方世臣慌忙陈奏:“殿下,兵马筹备之事一直由隋侍郎办理,微臣一概不知。”

    “隋侍郎病倒了,你现在跟我说一概不知,且问你这些时日都做甚去了?”

    方世臣道:“臣负责军中杂务,军库盘点、饷银发放、兵籍造册,都是微臣掌管。”

    太子笑道:“这些杂务交给主事去办即可,朝廷又何必养个侍郎?

    方世臣,我给你两天时间,把兵马筹备之事弄清楚,否则便将你贬为庶人,届时可别怪律法无情!”

    方世臣不敢争辩,朝会就此散了。

    公孙文心情大好,且回吏部准备奏章。

    太子向他示弱了,之前的事情也不追究了,这就证明太子很爱惜自己的监国之位,不敢找公孙文的麻烦。

    正好趁机上书,继续往朝堂安插自己的弟子。

    尤其是内阁,这地方不能让严安清一个人说了算,必须安插进自己的人手。

    写好了十几封奏章,送去了司礼监,公孙文估算了一下太子的反应。

    太子肯定很为难,肯定想把事情拖下来。

    不能给他拖延的机会,今夜就向他施压。

    公孙文命人将龙怒社成员召集到城南,今晚的目标,是莺歌院。

    去莺歌院作甚?

    自然是要把莺歌院砸了!

    莺歌院有伤风化,也是穷苦儒生可望而不可即的去处,砸了这地方,儒生们肯定拍手称快。

    更重要的是,莺歌院是礼部之下的教坊,也是大宣文人的精神寄托。

    砸了莺歌院,一来能震慑礼部,二来能震慑文人,让他们共同向太子施压,让太子明白龙怒社的实力。

    入夜,公孙文来到城南,看到了十几名肆师。

    公孙文皱眉道:“这都什么时候了?弟子们还没来?”

    肆师们默不作声。

    公孙文勃然大怒:“你等聋了怎地?听不到我的话么?”

    一名肆师道:“师尊,我知你自有苦衷,可此事来的如此突然,弟子们实在揣度不透师尊的用意。”

    公孙文愕然道:“你等所言何事?”

    另一名肆师道:“师尊,今日星文阁来人,宣布解散龙怒社,今夜不得讲学,还说这是师尊的命令。”

    “一派胡言!”公孙文勃然大怒,却看见肆师递上了星文阁下的文书。

    文书明确写着要解散龙怒社,日后龙怒神不得讲学、集会,否则以叛道之罪论处,当即逐出师门。

    这是谁写的文书?

    看起来好像很明显。

    字是公孙文的字迹。

    下面还有公孙文的印章。

    在所有弟子看来,这就是公孙文亲笔所书!

    “你们这群愚人,当真愚不可及!”公孙文把文书扔在了地上,“但凭这封文书就把你们骗了,你们怎么不去当面问我?”

    已经肆师道:“周师兄去问了。”

    “去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