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九章 贤侄梁显弘孝传

    第两百五十九章 贤侄梁显弘孝传 (第2/3页)

做梦都想不到,这是他犯下的一个致命错误。

    昭兴帝抵达北境之后,要求全军打一场大胜仗,以展现天子亲征的气势。

    可当时不具备大战的条件,这让昭兴帝很是恼火。

    在昭兴帝的命令下,时任太傅、内阁首辅的任颂德,逼迫楚信强行攻打沃云城,在付出极大的代价之后,楚信攻下了沃云城。

    昭兴帝不在意这场战斗付出了多大代价,他只在意一件事,天子亲征,必须要以一场胜利开始,这是天子最起码的威严。

    他用最高规格礼仪进入了沃云城,本打算先论功行赏,然后继续率兵攻城拔寨,却没想到因为后续战线没有跟上,沃云城反倒被图奴包围。

    这就是昭兴帝逼迫楚信攻城的后果

    好在这一后果并非无法挽回。

    楚信粮草充足,可以在城池中坚守数月。

    可昭兴帝要求离开沃云城,一刻也不肯多留。

    皇帝若是临阵脱逃,军心势必大乱,粱季雄大怒,要动家法,逼迫昭兴帝在沃云城坚守两个月,

    粱季雄也承诺,只要在沃云城待上两个月,肯定能找到破敌良策,等两个月后击溃图奴,这场战斗必将成为大宣宗室的一段佳话。

    昭兴帝答应了,可粱季雄没想到,他高估了昭兴帝的勇气,也低估了昭兴帝的心机。

    昭兴帝在城中待了五天,相安无事。

    到了第六天,图奴得知昭兴帝在城中,开始全力攻城。

    昭兴帝亲自登上城头指挥作战,这是打他从娘胎里出来,第一次真切的感受了生命的威胁。

    指挥了不到半天,昭兴帝受到了惊吓,病了。

    当天晚上,趁着粱季雄出外作战,昭兴帝派内阁首辅任颂德出城与图奴讲和。

    任颂德在图奴营中谈了三天三夜,求来了一纸和书,这就是着名的《沃云和书》,这份和书让大宣儿郎落泪,让图努国王震惊。

    图努王真受惊了,没想到,这么苛刻的条件,昭兴帝都能答应。

    在《沃云和书》中,昭兴帝答应了三件事:

    一是给钱,数目不定,且看图努大帝要多少,大宣就是这么康慨!

    二是给粮食,边境三洲当年所产的粮食,全都给图努大帝,一粒不留,大宣就是这么大气!

    三是给地,攻占图努的土地,一点不留,全都还给图努,涌州割出去一半,献给图努大帝,只为两家修好,大宣就是这么实在!

    最难能可贵的是,昭兴帝比图努王大了五岁,在书信中,他自称侄儿,管图努王叫叔父。

    这得有多大的勇气!

    这得有多宽的襟怀!

    图奴也是明事理的,看到大宣皇帝有这么足的诚意,等收到了银子、粮食和土地,这场战争也就到此结束了。

    持续了十年的恶战,就以这种荒唐的方式,结束了!

    这就是粱季雄不愿提起北伐之战的原因。

    这就是但凡参加了北伐之战的人,都不愿提起那场战争的原因。

    但昭兴帝对结果很满意,因为他活着回到了京城。

    至于回来之后怎么交代,这很简单,向全国上下发布诏书,宣布打了大胜仗。

    该封赏就封赏,该欢庆就欢庆,只要诏书写的够多,这事情就能跟真的一样!

    那个时候写诏书很容易,任颂德对昭兴帝百依百顺,昭兴帝从没受过内阁任何制约。

    这场战争就要被昭兴帝成功敷衍过去了,可图奴做了一件让昭兴帝无法忍受的事情。

    他们把《沃云和书》刊印成册,在图努国大肆售卖,并且把和书改了个名字,叫做《贤侄显弘孝传》。

    粱显弘是昭兴帝的名字,作为侄儿,他非常孝顺,图努大帝专门让人为他立传。

    这本书在图奴家喻户晓,更让昭兴帝无法忍受的是,这本书还流进了大宣。

    这是对皇室威严的严重亵渎,昭兴帝一怒之下,下了诏书,所有持有《贤侄显弘孝传》的人,一律杀之!

    持有《贤侄显弘孝传》的宣人,基本都被杀了,可这没有太大用处。

    图奴人手里还有这本书,昭兴帝又不敢杀图奴,过不了多久,《贤侄显弘孝传》又传进了大宣。

    宣人愤怒了,宣人的膝盖是直的,受不了这份屈辱!

    举国上下,骂声一片,言官谏臣,奏疏如雪。

    宗室之中,甚至出现了让昭兴帝退位的声音。

    昭兴帝也很愤怒,又下了一道诏书,愤怒的揭穿了内阁首辅任颂德的阴谋,说这些事情都是任颂德逼迫皇帝做的。

    昭兴帝本想把任颂德处死,以平息风波。

    没想到图奴很喜欢任颂德,他们警告昭兴帝,不准杀任颂德,非但不能杀,还得封任颂德为公爵,否则再度开战。

    昭兴帝再也不想上战场了,他立刻封任颂德为护国公,此人现在还活着,依旧是公爵。

    李沙白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